監獄成犯罪學校?馬來西亞用這三招找回受刑人的第二人生:《航向藍海》選摘(1)

2018-08-07 05:10

? 人氣

傳統假設所有的罪犯都必須關在監獄裡。但是否有另一種做法可以取代成本高昂而高度戒護的監獄,以很低的成本對社會產生高度影響力?圖為示意圖。(資料照,取自網路)

傳統假設所有的罪犯都必須關在監獄裡。但是否有另一種做法可以取代成本高昂而高度戒護的監獄,以很低的成本對社會產生高度影響力?圖為示意圖。(資料照,取自網路)

當今各國的監獄似乎都未能達到它的功能,犯罪率居高不下、受刑人再犯率過高。對此,馬來西亞政府透過藍海策略,正式改寫監獄意義。

組織領導人常會接受兩個基本假設:一個是假設市場界線與產業條件已知,你不能改變這些假設,必須根據這些假設來打造策略。另一個是在這些環境限制下要想成功,組織必須在差異化與低成本之間選擇策略,不是以較高的成本提供顧客更高的價值,因此拉高價格;就是以較低的成本提供合理的價值。兩者不可兼得,策略的本質就在價值與成本間做出取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難道組織不能塑造市場界線與產業條件?在追求差異化與低成本的同時,組織是否能創造策略來打破價值與成本間的取捨關係?

當監獄成為犯罪學校

當今許多國家都面臨犯罪增加、監獄人滿為患、再犯率過高等問題,這些情況造成的後果可能相當嚴重。納稅人要付出高額成本,同時也威脅國民安全。已經犯罪的人可能更難脫離這種惡性循環,也令他們的家人心碎。

多數政府都以傳統的方式處理監獄人滿為患的問題:不是透過建造更多的監獄,就是讓輕刑犯與重刑犯關在一起,將監獄利用率拉到最高。這兩種選項的成效都不理想。建造更多的監獄既昂貴又費時,讓輕刑犯與重刑犯關在一起,等於是把監獄變成犯罪學校。

馬來西亞政府在2010年面對的正是這種挑戰。他們知道,只有改變策略與組織的專注焦點,才能突破監禁的惡性循環,並降低犯罪。為了這個目的,政府將眼光轉向全國藍海策略高峰會(National Blue Ocean Strategy Summit)。這是2009 年由政府創辦的高峰會,倡導用創新策略與嶄新作法,以低成本的方式對社會產生高度影響力。

航向藍海:不再以全球實務作指標

在尋找創新解決方案來解決監獄問題時,高峰會不再以全球的最佳實務當作指標,轉而找出產業的基本假設,並提出質疑。其中最主要的假設是:所有的罪犯都必須關在監獄裡。是否有另一種做法可以取代成本高昂而高度戒護的監獄,以很低的成本對社會產生高度影響力?

在探討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高峰會成員看出部會首長與國家安全專業人士從沒看到的機會。馬來西亞各地的許多軍事基地擁有大量的閒置土地,這些基地有穩固的安全設施,目的在防止入侵者闖入。不過這些設施同樣也適合防範罪犯越獄。對人數最多的輕刑犯而言,這些閒置土地能轉換成為有效、低成本的戒護環境。

參與高峰會討論的人也揭露第二個使政府無法使受刑人改邪歸正的長期實務做法,就是將能矯正受刑人的關鍵專業人士排除在外。傳統上,監獄官員負責矯正工作,但他們的專長是禁閉與高度戒護,而非提供教育、訓練、就業及家庭需求,但這些項目才是矯正的關鍵,其他部門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