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會讓大家知道去台大國發所買學位?」柯文哲曝癥結:陳明通才是真正問題

2022-07-16 19:50
台北市長柯文哲(見圖)質疑,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智堅在台大國發所的指導教授陳明通,其身兼官職卻還同時指導超過百位學生,對學術品質有不良影響。(民眾黨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見圖)質疑,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智堅在台大國發所的指導教授陳明通,其身兼官職卻還同時指導超過百位學生,對學術品質有不良影響。(民眾黨提供)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碩士論文抄襲疑雲持續延燒,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指導教授、國安局長陳明通身兼官職還一次指導眾多學生,恐怕影響學術品質,這才真正有問題。他質疑,同一份資料拿給2個學生寫,還縱容這種鍍金的事情發生,「怎麼會讓大家知道去國發所買學位?」

針對論文案,柯文哲15日參與網路直播節目《民眾黨之聲》時提到,陳明通指導的學生僅5位公開論文資料,其餘173位不公開。他進一步說明,不公開的論文只有2種情況,學術專利、國家機密,難道這些不公開的論文都涉及國家機密嗎?

柯文哲指出,癥結點在於「為何同一份資料給2個學生寫?」無論是誰抄誰的,這位指導老師都要檢討。柯並質疑,而且陳明通當時還是陸委會主委,為何有辦法指導超過百位的學生?「難道是時間管理大師?」如此作法,教學品質不會太好。

「有問題的都是學校」 柯文哲籲調查透明化:台大過不了這關就毀了

柯文哲批評,這些涉嫌抄襲的事就是「有樣學樣」,總統蔡英文的升等資料也是有問題。他指出,自己若被說教職升等資料有問題,大可以直接叫對方去台大查公開的資料;反觀蔡英文,政大當時聘用她來任教,卻封存她的應聘資料封存38年,「所以我覺得有問題的都是學校」。

針對林智堅台大科管所的論文爭議,柯文哲認為,台大此次要組織的學術調查倫理委員會應該要公開委員身份,要頂住外面的壓力,若這一關過不了,「那台大也毀了」。他更直言,此案若真的被最高學府「河蟹」,那台灣的大學真的就死了。 (相關報導: 幕後》賴清德為何能直入安倍私密「家族葬」?台灣雙主線外交管道揭密 更多文章

同台的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也說,除委員名單要公布之外,被提名卻拒絕者也應提出理由。另外,針對綠營不斷為林智堅辯白、稱對手是在抹黑,柯文哲說,「猴子不是爬到樹上才變成猴子的,只是爬到樹上才被人看見。」強調此事應該是選舉「曝光」,而非抹黑。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管碧玲出任競總召集人!陳時中推北市政策雙平台 洪申翰、范雲入列
解析》義大利聯合政府瀕瓦解 內外因素一次看懂
提名記者會讚「高虹安是有history的理工女」 柯文哲:免煩惱論文被查
蘇貞昌讚陳時中「午睡時開記者會很辛苦」 蔣萬安轟:離民眾生活太遙遠
為什麼猶太人盛產這麼多天才? 專家破解2大成功密碼,祖克柏、愛因斯坦都在內
台中廠三期計畫液化天然氣儲槽開工動土 穩定國內供氣為目標
雙城論壇19日登場 柯文哲:講稿沒有要迴避的,還是要溝通避免誤判
再出招!羅智強宣布成立新政團「真愛台灣」拚政黨輪替:年底暫不推候選人
能源危機深重,人權問題閃邊 拜登會見沙烏地阿拉伯「奪魂鋸」王儲穆罕默德
全台10大恐怖鬼屋!廢墟樂園斷軌命案、殉情紅衣女現身...每個都市傳說都嚇到背脊發涼
「全球最宜居國家」台灣榮登第3!外籍人士最滿意這項服務
情侶不吵架不代表感情好!專家:爭執時改說這2字,讓你們越吵越甜蜜
拜登政府拍板1.08億美元軍售 國防部致謝:有助維持陸軍車輛裝備妥善
不看好王必勝接防疫指揮官?柯文哲點名這位內科醫生會是較好選擇
拜登出訪中東能撫平以巴爭端?學者曝2地緣難題:美國政府根本無力解決
投資NFT,99.9%都賠錢!專家傳授兩個挑選撇步:這種最安全
歷史新新聞》台灣論文爭議接二連三,學術圈無反應?來看2006年中國教授們曾發動「學術打假」
「如果沒有協助,日子真的過不下去!」美國通膨率居高不下,食物銀行外頭大排長龍
為何房子難出售,房價卻不跌反漲?專家分析2大原因,只有1情況才可能降價
揭台股猛跌2大原因 謝金河估下半年「萬四徘徊」:下檔不會太深
安倍效應!台灣維安升級總盤點 最大破口在這個拜票必爭之地
禁運俄煤還偷下訂?2艘煤炭船駛抵台灣 環團質疑「神秘買家」是台電
林智堅論文案》籲台大國發所論文全要查 郭正亮:有人還在等明年入閣 
每5位女性就有1位有子宮肌瘤!醫師曝4種人最容易養大腫瘤,這些食物千萬要少碰
沈慧虹稱北市拆忠孝橋引道「是我提的」 蔡壁如批剽竊:果然師承林智堅
陳時中再邀4綠委力拚北市選戰 媒體人曝最大敗筆:找他加入根本找死
風評:禁不起檢驗的護盤理由,哀哉財政部
施威全專欄:當暗殺槍聲響,反應與處置必需違反生物直覺
陳昭南專欄:安倍遇刺後,台日共同推動其遺志「海洋民主國大聯盟」!
林繼周觀點:從書店歇業看一個世代的終結
顧爾德專欄:海峽論壇透露了習近平對台統戰新焦點
翁廷碩觀點:正視高等餐旅技職教育的發展
觀點投書:安倍晉三政治遺產加劇日本右傾
林庭瑤專欄:虎口的副總統,賴清德能笑到最後?
觀點投書:選戰下的書籍出版有多少真心?
李怡專文:中國政治就怕掌權者「鞠躬盡瘁」
觀點投書:進入不了「選戰模式」的蔣萬安如何逆轉勝?
金聖華專文:董橋這樣說——
觀點投書:從安倍刺殺事件看維安作為
觀點投書:林智堅與韓國瑜的草包王之爭
觀點投書:官派的水管處「水利會」實在夠差勁的!
颱風假有薪水?居家上班可以放假嗎?勞動部最新規定一次看,1行為直接視同曠職
Come on不只有「拜託」的意思!正確學會5種使用情境,別讓老外朋友聽了霧煞煞
事情總在最後一刻才完成?專家公開5招告別拖延症,不改善恐引發憂鬱症、焦慮症
賴清德參與安倍家祭靠金美齡牽線?郭正亮曝實情酸:有人想刷存在感
習近平罕見視察新疆!專家:宣揚治理維吾爾人作法與戰略「成功」
林秉樞80萬元交保 高嘉瑜律師:晴天霹靂
2022新北鼓藝節巡演登場 侯友宜與霹靂英雄一同「鼓力」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