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快篩實名制本就不該存在?政府顧選舉「清零共存搖擺」釀民怨爆發

2022-05-11 10:20

? 人氣

實名制快篩試劑自4月28日上路後,藥局外大排長龍的景象全台隨處可見。(資料照,顏麟宇攝)

實名制快篩試劑自4月28日上路後,藥局外大排長龍的景象全台隨處可見。(資料照,顏麟宇攝)

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迅速,「快篩實名制」引發不少民怨,藥局外大排長龍景象隨處可見,但台灣真的「缺」嗎?過去2年,指揮中心在快篩試劑的儲備上真的是「慢如牛步」,隨著疫情爆發,基層診所無法替民眾篩檢,在篩檢量能備受考驗的情況下,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快篩陽性才能PCR,讓民眾對染疫的憂慮更強,快篩政策可謂是「一步錯、步步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科學統計顯示,Omicron患者99%以上都是輕症和無症狀,致死率、讓越來越多民眾認為,若篩檢導致確診,除要面對隔離等不方便,還會影響同事和家人。有一黨政高層私下透露,先前內部討論都是如何「清零」,但疫情開始升溫,政府、行政部門卻在「清零」與「共存」間搖擺不定,沒辦法將「心頭抓乎定」,導致此次的「快篩之亂」。

清明假期結束,蔡英文4月6日就在官邸召開防疫會議,定調新台灣模式防疫政策為「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取自蔡英文臉書)
清明假期結束後,總統蔡英文(中)4月6日在官邸召開防疫會議,宣布防疫政策將採「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的新台灣防疫模式。(資料照,取自蔡英文臉書)

快篩問題擱置未解 部分族群淪社區黑數

2021年,在疫情降溫的三級警戒後,指揮中心曾提到要求相關產業必須定期快篩,但當時就有無法驗證的問題,而政府也沒有想到疫情會再次爆發。當國外早已建制快篩結果上傳系統,讓民眾、企業可不需花時間在醫院、社區篩檢站,但如今台灣不管買快篩、篩檢,都是讓民眾不便,甚至產生染疫風險。

政府一開始追求的清零,是要在整體確診病例少的條件下,逐個匡列追蹤,捉出感染源,如今台灣已經面臨疫情大爆發,不可能再逐件匡列,改採「以篩代隔」,但有很多打工族、夜班族,買不到快篩,無法達到政府、企業本身的「快篩陰性」需要,要怎麼辦?結果就是政策進退失據,部分族群就變成社區黑數,讓疫情不斷蔓延。

20220505-民眾在篩檢站進行快篩。(柯承惠攝)
國內本土疫情大爆發,讓篩檢等醫療量能備受考驗。示意圖,非關新聞個案。(資料照,柯承惠攝)

快篩製作條件更嚴苛 口罩國家隊經驗難適用

因「口罩國家隊」成功的經驗,讓政府以為「快篩國家隊」、「快篩實名制」可以成功,但在醫療器材受限於明確法規的情況下,僅有少數生技廠商才有證照,快篩難以如口罩1天可做到1000萬片,無法符合實際需求。政府或許立意良好,擔心壟斷的可能性,才會想要實施「快篩實名制」,但指揮中心沒有從「口罩之亂」中得到教訓,且快篩試劑製作條件更為嚴苛,政府應早點囤貨。

好不容易政府決定要進入「共存」,但醫療物資沒有準備好,甚至官員呼籲民眾「省著用」,沒症狀不用篩檢,正如2020年初疫情爆發,官員也叫民眾沒事不用戴口罩。而部分公司有能力直接購買被在野黨批評「比較貴的快篩試劑」;一般人為了便宜則跑去藥局排隊買「實名制快篩」,這也造成了社會的不平等。

再加上因恐慌心理導致民眾瘋搶,政府宣布大量進口外國快篩,雖緩解超商、藥妝店等的供貨量,但也形同幫進口業者賺錢,顯然未從過去的失敗學到教訓。從另個角度來看,快篩未備貨是指揮中心的大失誤,但在野如國民黨、時代力量、民眾黨可說是「亂打一通」,只全力攻擊價格、圖利廠商等,未點出真正問題,也難以讓民眾得到共鳴。

20220505-國民黨立院黨團5日召開「以篩代隔?配套類超前部署?快篩試劑在哪?保險不理賠?」記者會,立委林奕華( 左起)、謝衣鳯、鄭正鈐出席。 (柯承惠攝)
國民黨立院黨團近期屢屢召開記者會,針對蔡政府快篩、防疫政策提出質疑。(資料照,柯承惠攝)

指揮中心在前2年確有做出防疫成績,但恐因年底選舉而導致清零與共存的搖擺不定,反導致民怨大爆發,這段疫情期間確診者、居隔者,還有排隊買快篩的民眾未必會投給國民黨,但會對政府相當失望。倘若年底選戰只要再有民粹、群眾魅力型的政治領袖登高一呼,2018年的「韓流」未必不可能重演,再次「教訓」民進黨,只能說「政府這次真的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