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護勞力將缺1800萬!前線醫護人員抗議暴增數千次,要勞權不要被犧牲成「戰士」

2022-05-11 10:10

? 人氣

新冠疫情使醫療體系的弊病逐漸浮上檯面。(美聯社)

新冠疫情使醫療體系的弊病逐漸浮上檯面。(美聯社)

國際護理師節將於12日到來,然而世界各國正面臨醫護人力危機。在無情的COVID-19疫情、惡劣的工作條件、工資低廉和許多其他因素的推動下,包括加拿大、美國、南韓、巴西、印度在內,許多國家的醫護與公衛工作者正在大量退出第一線,當局急需回應醫護勞動者的呼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就對醫護勞動力短缺問題提出警告,它估計到本世紀末,世界將需要8000萬醫療公衛人員(2013年醫護勞動力人數的2倍)才能滿足全球人口的需求,但到2030年全球將缺少1800萬醫護人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力短缺危機將尤為糟糕,因為醫護人員可能會離開母國就業,填補高收入國家不斷增加的人力空缺。

COVID-19造成的職業倦怠和染疫缺勤,使全球衛生人力危機更加複雜。在疫情爆發的最初幾個月,醫護人員佔所有新增病例的14%。據估計,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間,有8萬至18萬名醫護人員死於新冠病毒。

2020年10月6日,斯里蘭卡Minuwangoda鎮,一名醫護人員正在噴灑消毒劑(美聯社)
2020年10月6日,斯里蘭卡Minuwangoda鎮,一名醫護人員正在噴灑消毒劑(美聯社)

長期不退燒的疫情對世界各地醫護人員的生活和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美國,自疫情開始以來,有多達五分之一的醫護人員辭職。那些留下來的人力已經到了極限,有五分之四的人員表示,長期人力不足使他們不堪負荷,超過一半的人說他們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公衛學者斯里藍(Veena Sriram)、布洛菲(Sorcha A. Brophy)研究指出,儘管受到公眾普遍讚譽為「英雄」和「戰士」,醫護人員並沒有對職場環境問題保持沉默,近幾年由醫護組織的抗議活動有所增加。以下是他們在研究中的主要發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採檢。(美聯社)
2022年3月,疫情下的香港,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採檢。(美聯社)

六成醫護抗議職業保障不足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抗議活動大幅增加,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共149 個國家發生近6600次抗議活動。根據「武裝衝突地點和事件數據項目」(Armed Conflict Location and Event Data Project, ACLED)數據,有85個國家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的醫護抗議活動增加62%,抗議次數從2416增加到3913。

這些抗議主要訴求都是想表達對工作權利的擔憂。到目前為止,這一時期最常見的是與工作條件和補償有關的抗議。大約66%的抗議活動涉及醫護人員對職業危害、未付工資、風險津貼和工作保障等問題的不滿,媒體經常報導的個人防護裝備不足只是眾多訴求之一。

例如,2021年9月,數十名身穿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在菲律賓馬尼拉抗議,要求政府,給予他們應得的職業風險津貼,不要一邊稱醫護人員是防疫戰士,一邊忽視他們的人權。2022年5月,加拿大渥太華的醫院工作人員舉行示威,抗議收到的工資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20220510-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10日召開「醫療工會面見指揮中心,官員何時正視醫護苦勞」記者會。(顏麟宇攝)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10日召開「醫療工會面見指揮中心,官員何時正視醫護苦勞」記者會。(顏麟宇攝)

醫護人員也會利用抗議來呼籲政府改善長期存在的公衛體系問題。在第一線對抗疫情邁入第三個年頭,改善醫護人員權利的政策尤為緊迫。社區最基層的第一線人員狀況也令人擔憂,他們絕大多數是女性,長期為社區提供公衛、看護服務,但無法參與抗議活動、表達訴求,但也已經達到極限。

斯里藍、布洛菲在非營利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指出,這些工作人員需要的不僅僅是公開表達團結而已,還需要當局真正給予充足和及時的薪酬福利、體面的工作條件、工作場所保護、安全和足夠的資源,「各級政府的決策者需要更加努力,隨時為醫護人員提供資源和保護,包括在COVID-19等突發公衛危機事件期間。」

他們在文章呼籲道,展望未來,對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必須與提供給他們的工作尊嚴、體面條件、適當薪酬和加強問責制等政策相匹配。

2021年10月22日,羅馬尼亞的醫護人員正為一名新冠病患戴上氧氣面罩(美聯社)
2021年10月22日,羅馬尼亞的醫護人員正為一名新冠病患戴上氧氣面罩(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