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惡之三聯畫》真實呈現屍堆成谷、殘殺暴行,要你記住:戰爭是人類歷史最驚悚邪惡的部分

2022-04-23 11:10

? 人氣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上映2020年柏林影展最佳紀錄片《惡之三聯畫》。(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上映2020年柏林影展最佳紀錄片《惡之三聯畫》。(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大量歷史影像與史料告訴你,人類是如何邪惡地互相殘害。

奪得2020年柏林影展最佳紀錄片的《惡之三聯畫》(Irradiés)令人坐立難安,它逼著所有觀眾面對人類歷史最邪惡的部分──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約1小時30分鐘的觀影時間裡,你會看到20世紀發生過的大規模屠殺,轟炸、飢荒、酷刑與面目全非的屍體,原子彈爆炸後,活生生的人體在高溫中融化,混著血肉灰燼的土壤爬滿了蛆。你可能不禁皺眉,恐懼著下一秒還會出現什麼可悲、不人道的畫面,然後最令你頭皮發麻的是,這些事情都真實發生過。

紀錄片所有影像的處理都是三聯畫面,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大多數時候都在三個畫面中展示相同影像,對稱與重複的畫面隨著鏡頭推移,給人一種萬花筒般的視覺效果。希特勒(Adolf Hitler)大步走在致敬群眾中央的大道上,日本原爆倖存者因輻射災害而瘋狂掉落的頭髮,戰爭倖存者失去眼珠的凝視,多數畫面都是乘以三去呈現,讓你的視線逃脫不了。

當三個畫面都不重複、改成顯示整體畫面的不同部分時,出現了突兀的彩色畫面,膨脹的蕈狀雲,漂浮的洋娃娃,死者留下的鈕扣、隨身攜帶的黑白照片,鮮豔卻矛盾地讓人感到唏噓。

電影的黑白影像當中還穿插日本舞踏(Butoh),舞者全身塗滿白粉,眼眶周圍畫成深邃的黑洞,就像是一具失去靈魂的骷髏,使人不寒而慄。他們面無表情,身姿僵硬、以不自然的方式扭曲,演繹著受到輻射汙染之苦的原子彈倖存者,以及他們度過的悲慘歲月。

舞踏是在戰後反戰、民族自決思潮下興起的舞種,當時日本舞蹈家對於芭蕾、現代舞這種講求線條優雅的西方舞蹈美學,產生反叛思想。舞踏帶給觀眾的感受是驚詫、恐懼,發自內心的痛苦、壓抑還有人性黑暗。

痛苦何嘗不是生命之美,舞踏宗師土方巽曾言:「舞踏是拼命想站起來,卻站不起來,界於生、死之間的一種狀態。」潘禮德片中的舞踏舞者,就像是那些無法離去的幽靈,不斷在遇難之處徘徊,重複生前的動作。

「赤柬」大屠殺受害者的骷髏。(AP )
「赤柬」大屠殺受害者的骷髏。(AP )

想要好好安置一段痛苦的記憶

潘禮德來自柬埔寨,家族是赤柬(Khmer Rouge)受害者,被強制送往農村勞動,死於營養不良與過勞。他的其他知名作品包含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The Academy Awards)最佳外語片的《消失的影像》(The Missing Picture)、芝加哥國際影展(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紀錄片《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S-21: The Khmer Rouge Killing Machine),都是以赤柬屠殺為主題。

中國一手扶植的赤柬是人類史上最殘酷的共產主義政權,總書記波布(Pol Pot)為首的領導層高壓肅清、屠殺、實施極端社會改革,最終導致嚴重飢荒、瘟疫爆發,至少200萬人口死亡,相當於柬埔寨全國近1/4人民。潘禮德一直思考著如何處理創傷與銘記歷史,在《惡之三聯畫》中,他把赤柬與納粹等大屠殺並列,呈現出該共產主義政權的瘋狂。

位於今日波蘭北部施圖托沃(Sztutowo)的納粹德國「施圖特霍夫集中營」(KZ Stutthof),多名營方人員戰後遭到審判、處決(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位於今日波蘭北部施圖托沃(Sztutowo)的納粹德國「施圖特霍夫集中營」(KZ Stutthof),多名營方人員戰後遭到審判、處決(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電影同時是潘禮德對已故集中營倖存者、猶太裔法國電影製片人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Marceline Loridan-Ivens)的致敬,和對戰爭記憶歷史保存方式的叩問。潘禮德2020年談論創作理念時提到,有一次他與瑪塞琳討論對各自經歷的感受,「驚訝發現,我們有好多共同點:睡得不好,不斷感受到死者歸來,一直失眠。」

潘禮德想要好好安置這段記憶,也想問所有倖存者:「你在經歷一場悲劇後所分享的那種特別的痛苦,會渲染開來嗎?它會一代傳一代嗎?各式各樣的問題顯現,包含如何處理種族滅絕罪,也包含如何對待經歷家庭虐待或絕對道德權威環境中的人們。你會如何應對這種創傷?」

1945年8月6日,廣島原爆(AP)
1945年8月6日,廣島原爆(AP)

邪惡的重複

電影裡,一男一女旁白訴說著有關戰爭與重生的詩意哲學思考。關於我們為什麼必須反覆觀察殘忍畫面,體驗和理解不同形式的邪惡,旁白說:「看一遍,看一百遍吧,你需要重複這麼做,因為邪惡根深蒂固。」

潘禮德說:「我選擇三聯畫來強調結合細節和重複的需求;這種重複是刻意的,是必要的。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把回聲具體化,既是現在又彷彿很遙遠。但也許它也包含了歷史不斷重複的意思。在社會爭論拆除雕像、審查電影和書籍的時候,我察覺到教育是多麼重要,致力於學習歷史而不是將記憶政治化是多麼重要。」

電影帶你重新審視戰爭暴力。殺人,不僅是殘殺生命,還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各種邪惡方式:一戰的化學武器,義大利嘗試在衣索比亞人身上使用化學炸彈,然後是納粹的齊克隆B(Zyklon B)毒氣室,隨後是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以及越南出現的燒夷彈、橙劑。

最令人難以忍受的畫面是,人們徒手拉著地上骨瘦嶙峋的遺體,還有推土機將堆疊的成千上萬具屍體一起扔進萬人坑裡,就像殘破的布娃娃一樣。你觀看畫面時可以想像轟炸的痛苦和破壞,燒夷彈燃燒、灼痛皮膚,屍體被扔進萬人坑的聲音等所有身體和道德層面的創傷,直到毀滅一切的高潮:原子彈。

悲劇的記憶總是不斷湧現,希望這些重複而至的陰暗會導致有意義的反思。潘禮德找到一種表達和觀察的方式,使用圖像對觀眾進行了難忘的震撼教育。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年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登場,以獨特手法觀照戰爭與暴行的《惡之三聯畫》,也將在影展期間播映。購票請至TIDF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