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小市民看疫情,時中大人看著辦

2022-04-23 06:10

? 人氣

提高篩檢量與頻率是「與病毒共存」的關鍵之一,而前提是需穩定快篩試劑的供給。同時也必須確保醫療量能的充足。(資料照,柯承惠攝)

提高篩檢量與頻率是「與病毒共存」的關鍵之一,而前提是需穩定快篩試劑的供給。同時也必須確保醫療量能的充足。(資料照,柯承惠攝)

疫情嚴峻,從數百人確診到突破2000人,甚至月底可能上看萬人確診,這波疫情確實凶險。平凡市民有者恐慌,有者大無畏,北港媽祖吃炮依舊熱鬧,六媽到處吃炮,鞭炮不知能否去除病毒,但是堅實信仰,在這波疫情中,無論何種宗教,都可帶給大家信賴與依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部長應該聽聽小市民心聲,避免兩歲幼童不幸事件再度發生以外,眼看著兒童疫苗只能選擇莫德納半劑(50微毫克),對比兒童版BNT只有10微毫克,專家看重中和抗體,家長卻注重副作用的影響。未滿12歲兒童應對副作用能力,一不如成人,二不如12歲以上國高中生。目前防疫中心與專家做成決議,未滿12歲兒童仍然要接種2劑疫苗,既然如此安排,在劑量多寡與接種相隔期間,應該有更精準的計算與評估。如果兩劑間隔都是12週,莫德納總共100微毫克,BNT卻只有20微毫克,兩者相差5倍,以中和抗體來相比兩種疫苗的性價比,顯然不甚正確,低估副作用的接續影響。

兒童接種疫苗應該首重基本保護力,而非追求與成人一般的高保護力,畢竟兒童的陌生接觸有限,而且受限於家長管控,陌生接觸自然會減少,家人是兒童感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只要家人保護好自己,外出飲食與旅遊注重防疫規範,兒童對疫苗的依賴度就不如成人或國高中生。以家長照顧成本與保守觀點而言,減少副作用應該重要於中和抗體的追求。陳部長應該努力BNT兒童版疫苗引進,家長們也希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郭台銘、慈濟能夠再度為台灣兒童幫幫忙。

其次,無症狀與輕症占比極高,指揮中心應該設想確診人數破萬時,以目前居隔規範,鐵定會天下大亂!專家會議應該討論,是否以CT值的閾限值,作為不隔離的界定標準。換言之,只要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的CT值大於某個閾限,就應該比照一般人自由行動。這部分當然要配合民眾主動快篩,蔡總統希望快篩試劑降到100元左右,但是應對疫情險惡的現狀與未來,快篩試劑就如同過去的口罩,政府應該增進產能,快篩試劑價格壓低,配合指揮中心與專家會議針對偽陽性討論出間隔幾天再次快篩來決定是否去醫院進行PCR核酸檢測,如此政府與民眾才能一起努力克服疫情。假設專家認定第一次快篩陽性,間隔2天再次快篩還是陽性,就應該進行PCR核酸檢測,如此規範指引施行,民眾就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健康與降低傳染他人的可能。

台灣沒有社會面清零的籌碼與本錢,我們只能穩固醫療量能,別讓這波凶險疫情衝潰醫療量能與打擊醫護人員。醫院需要分流,居隔更要區隔,不分輕重全部關在家裡,社會面清零做不到,只怕社會全面性崩潰。現在是防疫政策需要拐點改變的關鍵時刻,時中部長與專家會議,背負國人期待與信賴,是該想想如何全面減災的有效應對策略。我們市井小民只求安穩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更期待這波凶險疫情來得快也去得快。

 

*作者為自由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青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