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挑殖利率高的存股就對了?專家警告:眼中只有股利,是最危險的事!

2022-03-11 07:50

? 人氣

討論殖利率就和討論技術線型一樣,是因為有一部分人這麼看才有用,而不是這邏輯本身有道理。(顏麟宇攝)

討論殖利率就和討論技術線型一樣,是因為有一部分人這麼看才有用,而不是這邏輯本身有道理。(顏麟宇攝)

雖然有點逆風,不過今天要來談談存股這件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近資本市場劇烈震盪,讓許多無法承受短線波動的散戶投資人開始放棄掙扎,開口閉口都是殖利率、股息、股利,好似找到了新聖杯一樣。

先說好,我認同長期投資,「存」股本身也是沒錯的,找到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優質公司,分批長期持有,確實能夠平滑掉擇時投資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但關鍵其實還是在辨認這些公司本身,而不是改變操作的方法而已。

因此,我相當反對單純以股息作為判斷依據。股息本身並不是多出來的,它是從公司去年的獲利,也就是公司所反映的股價扣抵而來。

簡單來說,看公司的股價價差和股息,也就是朝三暮四的概念罷了,討論殖利率就和討論技術線型一樣,是因為有一部分人這麼看才有用,而不是這邏輯本身有道理。

既然股息是從企業獲利而來,要每年領配息,或說是要從股價的位階去計算殖利率,終歸是要對企業獲利及股價有想法,否則你以為長期穩健的公司,實際上正在走下坡,「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的狀況便很容易發生。

追根究柢,股息和利息的概念是天差地別,並不是存在銀行無風險就能獲得,它的來源既然是企業獲利,就是要對公司的基本面有想法,所謂挑選高殖利率個股,並不是什麼懶人投資術,否則你存景氣循環股試試?

除非是為了稅務規劃,否則買股票不考慮價格、只考慮配息,其實就和說買房是為了自住,不需要考慮將來房價的漲跌同樣可愛。

總而言之,把你買殖利率的「股權」誤認為是「債權」,以為本金是無風險可以保全的,是我認為最危險的一件事了。


作者介紹

前美系外資投信研究背景,涉略台股、陸股及多重資產等領域,現職為金融科技新創副投資長。

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彥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