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修法大論戰 如何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

2022-03-04 08:20

? 人氣

為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行政院日前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查。提醒:吸煙有害健康。(資料照/美聯社)

為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行政院日前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查。提醒:吸煙有害健康。(資料照/美聯社)

根據國健署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有超過8.1萬和5.7萬青少年分別使用紙菸和電子煙,不僅電子煙使用率大幅增加,連紙菸吸菸率也出現十年來首度上升,顯示青少年吸菸問題日趨嚴重。為此,行政院1月13日通過最新版本《菸害防制法》送交立院審查,當中對加熱菸和電子煙採「一開一禁」的管理模式,能否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引發多方觀點的爭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健署的「10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自107年至108年間,國中生紙菸吸菸率從2.8%升至3%、高中生從8%升至8.4%;而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從1.9%上升至2.5%,高中生則從3.4%上升5.6%。行政院在菸防法修正草案說明指出,為保護兒童及青少年遠離菸害,提供兒童及青少年無菸害的健康成長環境,並考量新興菸品及國際管理趨勢而提出修法。

杜絕青少年吸菸問題 董氏基金會:「參與公共政策」才是最有效方式

對於行政院提出的菸防法修法版本,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受訪時表示,「台灣經過40年的努力才將吸菸率從33%降到13%,但2020年數據又出現上升,就是因為新型菸品所造成。」她強調,「董氏基金會的立場只有雙禁,新興菸品的危害不要再開放,既有紙菸危害的努力則去消滅。」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圖/葉滕騏攝)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新興菸品容易吸引青少年接觸菸品,菸防法修法應防範未然。(圖/葉滕騏攝)

「我們認為對年輕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新興菸品。」林清麗指出,2011年時美國高中生使用電子煙比例為1.5%,到了2019年已經升高到27.5%,超過530萬人在使用電子煙。她認為,根本原因在於電子煙沒有傳統燃燒型紙煙的原罪-「菸臭味」,且電子煙的零配件花樣多元新奇,非常容易吸引年輕人接觸菸品。

而對於電子煙協助戒菸和替代傳統紙菸部分,林清麗說,根據美國研究,用意志力戒菸有3~5%的人會成功,當然用電子煙也至少會有3~5%人成功,「然而接受電子煙幫助一個成年人戒菸的同時,卻讓81個青少年開始吸菸。」她強調,政策制定應該對人民有最大利益且不要傷及無辜,「我們希望所有的政策都要防範於未然。」

此外,林清麗也指出,「美國癌症協會發現要讓孩子不抽煙,其實教育宣導的效果沒有想像中大。」她表示,「參與公共政策」才是最有效方式,例如香港就讓學生參與禁止新興菸品的連署,「但在台灣卻不可能,沒有學校敢配合,因為這是泛政治化」,其次則是「成為助人戒菸的重要他人」,讓青少年看到戒菸過程中經歷的戒斷症狀,「了解吸菸對一個人的情緒影響」,最後才是菸品危害的衛教。

避免青少年接觸菸品 業者:網路通路才是問題核心

國際菸草公司受訪時強調,「青少年本來就不應該抽菸」,絕對支持政府改善青少年吸菸問題,在法規中設定更好的防範措施,讓青少年不容易接觸到菸品,也都跟各通路宣導不應該販售菸品給青少年,「我們相信這上面我們是一致的,只是採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圖/葉滕騏攝)
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指出,青少年購買菸品的最主要來源是網路,政府應該拿出決心禁止網路販售新興菸品的問題。(圖/葉滕騏攝)

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受訪時表示,青少年購買菸品的主要來源是「網路」,他完全支持政府禁止網路賣場販售新興菸品,因為菸品本來就不能在實體店面以外的通路販售,「政府一直說要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但也沒看到政府拿出誠意來解決網路販售的問題,這件事執法難度有多難?」

「今天政府一昧的單純全部禁止,只是逼得產業地下化、黑市化,那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樣是不是政府更不能去控制?」Tobe指出,澳洲政府禁止一年後又開放電子煙,就是因為「黑市效應」。他也說,中國大陸在2020年底為了要解決青少年購買問題,兩天內在網路通路的電子煙相關產品就全面下架,「台灣政府找幾大網路賣場開個會,問題不就解決了?」

增加菸税和菸捐 律師:客觀上或許較容易減少青少年接觸菸品

宏祥法律事務所律師受訪時則認為,「把吸菸年齡訂在20歲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國際菸草防治公約所制定的年齡限制是18歲,而台灣也在前年修訂民法將成年年齡從20歲下修為18歲,「現在把年齡拉到20歲,必要性到底在哪裡?」他強調,「不能說修法是錯的,但有點立法不一致的情況」,修法應該綜觀整體的法律制度,「只單針對菸害防制,我會覺得有點微妙。」

宏祥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孟翰。(圖/翻攝自宏祥法律事務所臉書)
宏祥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孟翰表示,增加菸捐和菸稅提高菸品取得門檻,客觀上應該較能減少青少年接觸菸品。(圖/翻攝自宏祥法律事務所臉書)

至於是禁止或納管會有比較好的管制效果?蔡孟翰表示,若因為全面禁止可會導致地下化就要開放,「這有點倒果為因,應該回到物品的本質做判斷」,先確定物品的定位再決定管理模式。他指出,「增加菸稅和菸捐」是減少青少年接觸菸品比較常見的方式,菸商自然會反映在價格上,取得門檻也會增高,或許是客觀上比較容易能達到效果的。

認為全面管理才能三贏 學者:黑暗中的危害更難管理

「在完美世界裡,菸酒檳榔全面禁止最好,可是我們知道現實不可能。」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受訪時表示,「全面管理才能有效杜絕走私、青少年濫用和不肖商人藉此牟利。」他指出,政府如果開放並管理各類菸品,菸品走私的獲利空間被壓縮,代理商也會為了避免利益受損,主動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走私,「政府稽查能量有限,何不透過符合實際又符合人性的方式進行管理,不是兩全其美?」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圖/葉滕騏攝)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表示,政府修菸防法應該考量實務情況,全面管理才能有效杜絕青少年濫用。(圖/葉滕騏攝)

同時,莊凱任表示,全面管理後的菸稅也能挹注政府長照2.0財源,「政府有管理、教育民眾認知,再拿販售菸品的稅造福民眾,這才是政府、廠商、人民三方勝利最好的模式。」他強調,「一旦全面禁止,政府和人民看似勝利,其實危害在黑暗中慢慢的蔓延,反而更難去管理。」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

葉滕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