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獨厚男性?歷年僅58名女性摘桂冠 諾貝爾基金會副主席:不設性別配額

2021-10-12 14:00
諾貝爾獎金質獎章(AP)
諾貝爾獎金質獎章(AP)

諾貝爾獎歷年因得主性別嚴重失衡而引發爭議,自1901年首度頒發以來,947名個人得主中,僅58名女性曾摘下諾貝爾獎桂冠,今年諾貝爾獎則僅有一名女性得獎者、菲律賓記者蕾莎。然而,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諾貝爾基金會副主席韓森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諾貝爾獎不會採用性別配額制度。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秘書長韓森(Göran K. Hansson)向《法新社》(AFP)表示:「我們決定不對性別或種族設定配額,我們希望每位得獎者獲獎是……因為他們有了最重要的發現,而不是因為性別或種族,而那符合精神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

韓森表示:「遺憾的是,諾貝爾獎女性得主非常少,這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平狀況,特別是過去幾年,但這種狀況仍然存在。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他說:「最後,我們會將獎項授予那些被認為最值得獲獎、做出最重要貢獻的人。」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諾貝爾基金會副主席韓森(美聯社)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諾貝爾基金會副主席韓森(美聯社)

韓森說,雖然與前幾十年相比,現在有更多女性獲得諾貝爾獎,但女性得主的人數「從很低的數字」往上增加:「請記住,西歐或北美的自然科學教授僅約10%是女性,如果是東亞,這個比例甚至更低。」

他說:「我們希望確保所有值得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都有公平機會得到評估,因此我們做了重大努力來鼓勵提名女性科學家……我們將確保有越來越多的女科學家受邀提名,我們將繼續確保我們的委員會有女性成員。不過,我們需要協助,社會需要提供協助,我們需要以不同態度對待進入科學領域的女性……這樣她們才有機會做出那些能獲獎的發現。」

諾貝爾獎由19世紀發明炸藥致富的瑞典科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設立,1895年,他立下遺囑交待以遺產設立基金,表彰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人士。諾貝爾逝世5年後,這個以他為名的獎項在1901年首度頒發。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記者、Rappler網站總編輯蕾莎(Maria Ressa)(AP)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記者、Rappler網站總編輯蕾莎(Maria Ressa)(AP)

諾貝爾獎從1901年至2021年,頒發給947名個人得主,其中僅58人是女性,瑪麗.居禮(Marie Curie,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居禮夫人)是首位諾貝爾獎的女性,她發明可用於治療腫瘤的分離放射線技術,同時發現發現釙(Po)和鐳(Ra)兩種新元素,這讓她在1903年與丈夫共同拿下物理學獎後,1911年又獲頒化學獎。

居禮夫婦是彼此的工作夥伴,也一同獲得諾貝爾獎肯定。(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居禮夫婦是彼此的工作夥伴,也一同獲得諾貝爾獎肯定。(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科學家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科學家道納(Jennifer A. Doudna),得獎理由是對於「基因編輯方法的研發」(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genome editing)的貢獻,而她們也創下史上首次「多位女性得主包辦諾貝爾獎單一獎項」的記錄。

夏彭提耶獲獎時表示:「我希望這將為想走科學道路的年輕女孩提供正面訊息……並讓她們了解科學界女性也能透過自身研究帶來影響。」 (相關報導: 諾貝爾「男人獎」?歷年僅57位女性獲獎……2021年諾貝爾獎女力能否現蹤? 更多文章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夏彭提耶(右)與道納。(美聯社)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夏彭提耶(右)與道納。(美聯社)

今年諾貝爾獎得主有12位男性,唯一的女性得主是菲律賓記者蕾莎(Maria Ressa),她與俄羅斯《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同獲諾貝爾和平獎殊榮,得獎理由是「他們努力捍衛言論自由,而這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國際熱議》大情報頭子轉性?美國中情局高調宣布成立中國任務中心,盤算到底為何?
接軌國外大學 修平雙聯學制
國際南科天際線「興悅HIGH LINE」動土大典正式啟動
新冠肺炎》12日本土0確診、0死亡 增4例境外移入
今日本土又+0!疫情大幅趨緩,全國何時能降一級警戒?陳時中漏口風這樣說
「大華建設」跨步桃園最大獻禮 青埔A18正核心 二期開工創新局
2024淡水大變身!交通大躍進 增值力即將引爆
學生與業界聯手奪公標案 義守大學 大傳系就業學程創佳績
高雄開就賺商圈夜市券發酵 久違夜市被掃攤提早打烊 業績成長一至三倍
陳柏惟「示弱戰術」迎戰刪Q!黃暐瀚預言成效:罷免案恐難過了
從鏡頭看見勞工的故事 中市職安衛攝影比賽成績揭曉
後新冠時代》全球最安全的5個城市:哥本哈根、多倫多、新加坡、雪梨和東京 台北僅排行24名
嗆「趙少康、朱立倫」靠攏兩國論!王炳忠譏:乾脆當蔡英文接班人
商業熱議》民族主義至上!中國市場難掌握,迪士尼熱賣大片在中上映遇阻礙
家裡附近開心理諮商所,他問該怎麼「趕出社區」?做不到將心比心,呂秋遠妙回1解決方法
新冠疫情與經濟》感染病例一度激增,歐洲的供應鏈在越南還安全嗎?
基本工資時薪、月薪齊漲5%!明年勞工、雇主「3筆費用」繳更多,一篇文試算給你看
國旅券中獎號碼出爐,身分證末碼相同可領1000元!一圖看懂七大加碼券抽籤時間
紙本五倍券和衣服丟進洗衣機,變一團紙屑怎麼辦?經濟部長曝唯一補救方法
他綁定數位五倍券又選悠遊付,怒批「超難用」!9成5優惠僅限紙本,過來人嘆:去年就這樣
「原物料上漲,將是最大黑天鵝!」台化董事長洪福源示警,通膨局勢已達臨界點
「圓規」颱風警報解除,外圍環流持續發威!氣象局曝3縣市豪雨狂炸,沿海地區嚴防10級強風
大幅降低新冠死亡風險,對所有變異株都有效!默沙東抗疫口服藥,向美國正式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如何避免暈針?重症科醫師曝喪失意識前最常見5大前兆,教你6招自救小撇步
AZ第二劑今10時起開放預約,18歲以上都可打!第12輪三款疫苗登記時間曝光
「競爭已經結束,我們沒有一線生機」!前五角大廈軟體長:人工智慧領域,美國慘輸中國
五倍券官網原始碼出現簡體字 蘇貞昌:關貿公司同仁已盡心盡力
編織女王潘怡良與藝人小馬童趣塗鴨創作 復古、泰雅織紋 服裝秀超玩美!
圓規颱風外圍環流發威,金門停班停課!氣象局警告:這兩區嚴防豪雨侵襲
「快充5分鐘跑1百公里,只有保時捷、特斯拉跟我們!」KIA總裁:電動車非做不可
蔡英文將表態挺陳柏惟?郭正亮分析:最多只會做「這件事」
張亞中旋風分裂國民黨?藍議員建議「聰明人」朱立倫做這件事
創造力大考驗》人工智慧為樂聖續筆!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全球首演
2018砸百萬租公車挺韓國瑜 羅智強自爆:要逼民進黨做「這件事」
風評:漲基本工資─少搞「配套補貼」更要防通膨
江仁台觀點:兩岸關係須知己知彼
面對人性,你是被馴化的一方,還是強烈捍衛的巨人?《最後的決鬥》聯手班艾佛列克、麥特戴蒙和億萬金獎導演雷利史考特,用解構人性厚度的精彩視角,打造史詩對決大片!
石之瑜觀點:反中共專制就應認同台灣嗎?
總是遇到機器人獵頭而令人心煩?請先建立三種正確心態!
汪葛雷觀點:陳柏惟罷免案是台灣民主的優良展現
桂宏誠觀點:國民黨「21大」主席就任「20大」主席的醬缸文化
閻紀宇專欄:「吹哨者」再度發光發熱!一位挑戰社群媒體帝國的奇女子
觀點投書:美國只會眼神協防台灣
觀點投書:中央靠嘴砲,救援靠地方,可憐台東釋迦農
梁國源觀點:看懂中國加強行業監管的政經意涵
朱淑娟專欄:外推案能否實現「藻礁永存」,留待時間證明
觀點投書:抗疫,應從超前部署調整到整合部署的策略思維!
觀點投書:蔡英文國慶講話「對中四個堅持」後的下個可能?
觀點投書:「紅統藍」VS.「塔綠班」—政治典範的圖騰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