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時代》全球最安全的5個城市:哥本哈根、多倫多、新加坡、雪梨和東京 台北僅排行24名

2021-10-12 13:10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在現代社會的記憶中,沒有什麼能像新冠疫情一樣改變城市生活。從關閉城市中心的辦公室,到戴口罩,再到餐廳就餐人數和時間限制,新冠大流行的預防措施已改變世界各地的城市面貌,而且這種改變可能是長期的。事實上,人類這種「城市化」物種第一次經歷如此大規模的大流行。20世紀初,當西班牙流感來襲,只有1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但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如今這個數字已上升到57%。

為更好保護市民,城市管理者不得不在健康和整體安全方面變得更加警覺。為了釐清哪些變化讓城市變得更安全,「經濟學人智庫」(EIU)最近發佈《2021年安全城市指數》(編按:台北排行第24名),該指數根據76個安全指標對60個城市進行排名,這些指標涉及基礎設施、數字生活、個人安全、環境因素,當然還有健康因素,今年還包括對新冠大流行的應對措施和新冠死亡率。

那些排名靠前的城市:哥本哈根、多倫多、新加坡、雪梨和東京,都有一些因素說明整體安全與強大的社會凝聚力、總人口包容度和社會信任度的關聯性。我們與這些城市的居民進行交談,了解新冠大流行帶來的變化如何使他們的城市變得更加安全、包容和有韌性;同時為旅行者探索答案——當他們最終能夠訪問這些城市時,他們需要知道哪些確保安全的方式。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在該指數中排名第一,因為該指數的新環境安全核心衡量可持續性(包括可再生能源激勵措施)、空氣質量、廢物管理和城市森林覆蓋率。後者無疑對城市及其居民應對新冠大流行種種限制措施的能力產生影響,當地的限制措施已從2021年9月起完全取消。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公園、綠地以及人工運河都非常受歡迎。哥本哈根人散步,買外賣,享受城市的許多能呼吸的空間,」非營利組織「哥本哈根能力」的首席執行官、居民阿斯比約恩·奧弗加德(Asbjørn Overgaard)說。該市還繼續提供「新冠嚮導」來幫助市民,並提供大量標誌和明確標記幫助公眾在戶外空間保持距離。

丹麥的社區精神,用丹麥語samfundssind(社會關注高於個人利益)一詞來概括最為恰當,也使該國公民(包括政府官員)能一起工作並相互信任,以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2021年安全城市指數》發現控制腐敗和塑造更安全城市之間有很高相關性。丹麥作為世界上最不腐敗的國家之一,其公民在整個新冠大流行中能夠和政府機構彼此信任,這並不奇怪。

哥本哈根還實施了大規模的新冠檢測計劃,該計劃對每個人,包括對遊客都是免費的。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對疫情進行詳細監測;此外,該市還將實施廢水檢測以期盡早發現疫情。

多倫多

Toronto

這座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在整體安全指數排名中緊隨哥本哈根。多倫多在基礎設施和環境安全方面得分很高。居民們將其歸功於一種重視跨社區有針對性溝通的包容性文化,特別是在疫苗認知度和接受程度方面。

(相關報導: 北京處處刁難惹惱哈佛,「哈佛北京書院」確定遷台!改與台大合作「哈佛台北書院」 更多文章

多倫多居民法裏達·塔拉特(Farida Talaat)指出,該市啟動了一些針對社區的疫苗接種計劃,以使城市更加安全。例如,「The Homebound Sprint Vaccination」計劃致力於為無法出門的居民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在疫苗接種工作的早期,多倫多還成立黑人科學家疫苗公平工作隊,以確保採取更加公平的接種方式。

更多文章
2024淡水大變身!交通大躍進 增值力即將引爆
學生與業界聯手奪公標案 義守大學 大傳系就業學程創佳績
高雄開就賺商圈夜市券發酵 久違夜市被掃攤提早打烊 業績成長一至三倍
陳柏惟「示弱戰術」迎戰刪Q!黃暐瀚預言成效:罷免案恐難過了
從鏡頭看見勞工的故事 中市職安衛攝影比賽成績揭曉
嗆「趙少康、朱立倫」靠攏兩國論!王炳忠譏:乾脆當蔡英文接班人
商業熱議》民族主義至上!中國市場難掌握,迪士尼熱賣大片在中上映遇阻礙
家裡附近開心理諮商所,他問該怎麼「趕出社區」?做不到將心比心,呂秋遠妙回1解決方法
新冠疫情與經濟》感染病例一度激增,歐洲的供應鏈在越南還安全嗎?
基本工資時薪、月薪齊漲5%!明年勞工、雇主「3筆費用」繳更多,一篇文試算給你看
國旅券中獎號碼出爐,身分證末碼相同可領1000元!一圖看懂七大加碼券抽籤時間
紙本五倍券和衣服丟進洗衣機,變一團紙屑怎麼辦?經濟部長曝唯一補救方法
他綁定數位五倍券又選悠遊付,怒批「超難用」!9成5優惠僅限紙本,過來人嘆:去年就這樣
「原物料上漲,將是最大黑天鵝!」台化董事長洪福源示警,通膨局勢已達臨界點
「圓規」颱風警報解除,外圍環流持續發威!氣象局曝3縣市豪雨狂炸,沿海地區嚴防10級強風
大幅降低新冠死亡風險,對所有變異株都有效!默沙東抗疫口服藥,向美國正式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如何避免暈針?重症科醫師曝喪失意識前最常見5大前兆,教你6招自救小撇步
AZ第二劑今10時起開放預約,18歲以上都可打!第12輪三款疫苗登記時間曝光
「競爭已經結束,我們沒有一線生機」!前五角大廈軟體長:人工智慧領域,美國慘輸中國
五倍券官網原始碼出現簡體字 蘇貞昌:關貿公司同仁已盡心盡力
編織女王潘怡良與藝人小馬童趣塗鴨創作 復古、泰雅織紋 服裝秀超玩美!
圓規颱風外圍環流發威,金門停班停課!氣象局警告:這兩區嚴防豪雨侵襲
「快充5分鐘跑1百公里,只有保時捷、特斯拉跟我們!」KIA總裁:電動車非做不可
蔡英文將表態挺陳柏惟?郭正亮分析:最多只會做「這件事」
張亞中旋風分裂國民黨?藍議員建議「聰明人」朱立倫做這件事
創造力大考驗》人工智慧為樂聖續筆!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全球首演
2018砸百萬租公車挺韓國瑜 羅智強自爆:要逼民進黨做「這件事」
風評:漲基本工資─少搞「配套補貼」更要防通膨
江仁台觀點:兩岸關係須知己知彼
面對人性,你是被馴化的一方,還是強烈捍衛的巨人?《最後的決鬥》聯手班艾佛列克、麥特戴蒙和億萬金獎導演雷利史考特,用解構人性厚度的精彩視角,打造史詩對決大片!
石之瑜觀點:反中共專制就應認同台灣嗎?
總是遇到機器人獵頭而令人心煩?請先建立三種正確心態!
汪葛雷觀點:陳柏惟罷免案是台灣民主的優良展現
桂宏誠觀點:國民黨「21大」主席就任「20大」主席的醬缸文化
閻紀宇專欄:「吹哨者」再度發光發熱!一位挑戰社群媒體帝國的奇女子
觀點投書:美國只會眼神協防台灣
觀點投書:中央靠嘴砲,救援靠地方,可憐台東釋迦農
梁國源觀點:看懂中國加強行業監管的政經意涵
朱淑娟專欄:外推案能否實現「藻礁永存」,留待時間證明
觀點投書:抗疫,應從超前部署調整到整合部署的策略思維!
觀點投書:蔡英文國慶講話「對中四個堅持」後的下個可能?
觀點投書:「紅統藍」VS.「塔綠班」—政治典範的圖騰轉移
觀點投書: 蔡英文論文門38年謊言錄大整理
如何面對中國?台灣可以教大家的事:《台灣,世界的答案》選摘(2)
台灣為何達「零新冠」成就?醫曝真實優勢:完全沒有死角
蔡英文「2個中國互不隸屬」他示警!前外交官:不該用對立方式炫耀
南投新未來「馬」上就實現 馬文君宣布投入南投縣長選戰
台中購物節登錄金額首日破億 盧市長抽10萬2名現金幸運兒
2021國慶焰火璀燦登場 陳其邁:向全世界展現高雄自信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