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物理學家都到哪去了?諾貝爾物理學桂冠所埋沒的「第二性」

2021-10-05 14:00
居禮夫婦在實驗室。(Wikipedia/Public Domain)
居禮夫婦在實驗室。(Wikipedia/Public Domain)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5日將公布獲獎名單,而攤開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名單,120年來216位得主中,僅有4位女性列名其中。

這4位女性獲獎人分別是1903年獲獎的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Curie,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或居禮夫人),以及相隔50年、於1963年得獎的德裔美籍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自此之後超過半世紀的時間,再沒有任何女性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直到2018年才由加拿大女性物理學家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終結孤懸50年的紀錄。2020年,美國女性天文學家吉茲(Andrea Ghez)與同事一起研究黑洞而摘下桂冠。

1911年第一次索爾維會議的照片。與會者包括普朗克、拉塞福、愛因斯坦等大名鼎鼎的科學家,但女性僅有居禮夫人一人。(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11年第一次索爾維會議的照片。與會者包括普朗克、拉塞福、愛因斯坦等大名鼎鼎的科學家,但女性僅有居禮夫人一人(前排右二)。(Wikipedia/Public Domain)

然而,究竟是女性物理學家不夠出色、還是她們自身的性別,使得她們在這男性主導的領域中不受垂青?2014年,科學專欄作家波普金(Gabriel Popkin)在美國《Slate》雜誌刊登〈這些女性都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These Women Should Win a Nobel Prize in Physics)一文,在裡頭梳理了一些有潛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女性學者,並細細陳述她們的成就「絕不亞於她們的男性競爭對手」。

《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也曾在2013年撰寫一篇題為〈十二月:女人與諾貝爾物理學獎〉(December: Women an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的報導,介紹那些在陽剛的科學領域中殺出重圍的優秀女性:除了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居禮夫人與格佩特-梅耶,更多的人則與桂冠失之交臂。

《美國物理學會》在文中所提及的遺珠之憾,有「原子彈之母」邁特納(Lise Meitner),她3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獎項最終卻只頒給合作夥伴哈恩(Otto Hahn)。無獨有偶地,揚名國際的「中國居禮夫人吳健雄女士即便成就卓著、並受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推崇,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仍只落到其同事李政道與楊振寧頭上。

「1964年,吳健雄女士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為反對性別歧視發聲。她向聽眾問道:『令我好奇的是,小小的原子和原子核或是數學符號亦或是DNA分子是不是也對男性或是女性有所偏向。』」

同樣被這篇文章提及的天文學家薇拉・魯賓(Vera Rubin)則在201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再度引發熱議。許多關心科學領域發展及性別意識的科學專欄作家當時不僅在各大報書寫文章,也在推特上發起了「#諾貝爾獎給魯賓」(#Nobelforverarubin)的標籤活動。他們認為,魯賓發現宇宙「暗物質」(dark matter)的成就,完全值得一座諾貝爾獎的肯定。然而,她依舊沒等到那座諾貝爾獎,2016年12月過世。 

魯賓和同事福特(Kent Ford)在1960至1970年代針對星系旋轉曲線的研究中,發現了瑞士天文學者茲威基(Fritz Zwicky)在1933年所提出的「暗物質」的直接證據,並藉著此項研究榮獲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以及成為美國國家科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天文學家李維斯科(Emily Levesque)曾接受《天文學》訪問表示,「得知暗物質的存在,對天文學與粒子物理學領域來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因為它完全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也從而開枝散葉地開拓了現今天文學的眾多子領域;諾貝爾物理學獎聲稱是頒給『最重要的物理學發現』,但如果暗物質不符合這項條件,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符合。」  (相關報導: 中國首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屠呦呦:我關心的是青蒿素的耐藥性問題 更多文章

即便眾望所歸,魯賓卻對得獎與否雲淡風輕。她曾在健康狀況仍佳時,接受《探索頻道》雜誌(Discovery)訪談,「名利轉瞬即逝。對我來說,我的研究內容比我的名聲來得重要,如果往後的天文學家還會使用到的我研究數據的話,那才是對我最大的讚譽。」 

2021年諾貝爾獎得主公布時程(台灣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4日下午5時30分物理學獎:10月5日下午5時45分化學獎:10月6日下午5時45分文學獎:10月7日晚間7時和平獎:10月8日下午5時經濟學獎:10月11日下午5時45分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新日相岸田與拜登通話,確認「尖閣諸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北京呼籲「不應損害第三國利益」
財經熱議》能源警鐘已經響起!油國組織秘書長:世界需要更多石油和天然氣投資
連6天+0!5日無本土確診、0死亡 增7例境外移入
土地被徵收但沒有利用,還有機會要回來嗎?可以,但區段徵收例外
商業熱議》第一天狂漲36%!一個還在虧損的眼鏡店掛牌上市,為何成為華爾街關注的焦點?
喜劇圈「老K、龍龍血戰」挨轟不入流!呱吉反曝關鍵:社會先鋒
這款人權鬥士?!挪用上億韓幣補助金,慰安婦援助團體負責人拿來繳稅、按摩、上館子
金融熱議》二手車竟然越「舊」越貴! 全球晶片荒如何造就美國二手車市場狂潮?
共機擾台規模升溫 民進黨批印太麻煩製造者:應立即停止挑釁作為
藍營5度杯葛將落幕?議會立院朝野協商達共識 8日總質詢「全部重來」
缺工、缺料新解法:入股鋼鐵廠!台灣光罩大買中鋼構,竟成第二大股東
金融熱議》牛市再見?美股9月大跌,暴露了哪些問題?
BNT疫苗保護力只有6個月?胸腔科醫師根據百萬人抽血研究,揭2大疫苗保護力
全球車用晶片荒,誰是罪魁禍首?台積電董座劉德音曝關鍵真相
無畏CH-47SD「有異音」取消吊掛國旗 空中分列式預演順利落幕
伊斯坦堡坐地鐵走透透,還會自己搭渡輪橫跨歐亞大陸!土耳其最夯網紅:暱稱「轉向架」的大黃狗
疫情下全國缺工,苦主嘆「預售屋交屋被延期」!做對一件事,就可以完美解決
統一發票110年7、8月開出13張千萬大獎!幸運兒「僅花28元買飯糰」就中特別獎
朱立倫正式就任國民黨主席 先為黃健庭「對藍忠誠」爭議辯護
先念研究所,還是先工作?什麼產業最值錢?給社會新鮮人的5大建議,教你打造成功人生
孕婦搶到莫德納第二劑,卻被通知「已混打高端」!她直奔疾管署求解,結局曝光網友全傻眼
孕婦預約莫德納第2劑,被通知「已混打高端」?急赴疾管署真相曝光
她揭發了臉書的四大內幕!臉書吹哨人自曝身份:離職產品經理豪根
新竹縣市合併,房價先升格?高薪族群密集落腳,竹北房價10年漲近5成
「保證獲利」連巴菲特都不信!如何守住養老退休金不被鬼遮眼?看到這3個詞一定要警覺
八大加碼券勾錯別擔心!經濟部曝明起3天開放上網修改,簡單1步驟就能更改順序
臉書、Instagram和WhatsApp無預警中斷服務 股票暴跌5%
紐西蘭承認高端!外籍旅客入境紐國須打完疫苗,高端名列官方接受疫苗名單
為何客人這麼多,卻忙著上貨、不來結帳?揭超商店員的「爆肝作息」,工作繁雜到無法想像
國慶連假天氣出爐!氣象局曝今起吹東風「開始變天」,週三起4地區雨最大
勞保恐在5年內破產!青壯年怨:繳了「都被老人領光光」,倒一倒自己存比較快
共機擾台規模升溫 蘇貞昌:增強國力,中國才不管輕易動武
臉書、IG全球大當機6小時!網頁版、APP都無法使用,內部員工揭罪魁禍首
好好的「woman」不用,歐美國家為何以「有陰道的身體」、「分娩人」稱呼女性?
默沙東新冠肺炎新藥多厲害?羅一鈞:病患免住院,在家即可用藥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大新竹升格有譜?數據曝光 「這群人」反對最激
諾貝爾物理學獎知多少》有人25歲就戴上桂冠、有人高齡96歲才獲殊榮 百年來僅4位女性得主!
風評:哀那些學習歷程的白老鼠們!
趙春山觀點:梅克爾為德國留下了什麼?
徐勉生觀點:宏都拉斯邦交凶多吉少
汪葛雷觀點:是否挺香港、蓮霧、釋迦端視美國利益而定
林進嘉觀點:強化精神醫療網的建言
觀點投書:蔡英文是超級網紅,還是無能總統?
閻紀宇專欄:即將帶領德國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挑戰的「梅克爾2.0」——蕭爾茨
觀點投書:護國神山要崩了
朱淑娟專欄:內政部錯了!區段徵收當然是徵收
唐鳳專欄:青年體檢政府網站─夥伴關係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