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因應公投的「木已成舟法」─燃料棒事件

2021-03-31 07:20
最後一批核四燃料棒在公投前夕送走,官員說「重啟無望」了。(王伯輝提供)
最後一批核四燃料棒在公投前夕送走,官員說「重啟無望」了。(王伯輝提供)

在8月重啟核四公投前夕,政府把核四最後一批燃料棒送走─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前送走第一批燃料棒,這次又在公投前送走最後一批,蔡政府堪稱是「有始有終」,就是用這招「木已成舟」法來因應公投。

政府在28日凌晨把核四最後120束燃料棒已悄悄運出去美國,對外界質疑蓄意在公投前「清空」燃料棒,製造已無重啟核四可能的印象,經濟部與台電都說,這次運出是「根據既定規劃時程」。而2018年7月首批燃料棒運送到美國,也是在11月以核養綠公投前,幾次下來全部1744束核燃料棒全部運送出境,台灣納稅人為此要支付近80億元的代價。而依照官員的說法,燃料棒既已全部送出境,代表的是重啟核四已無可能。

蔡政府的作法當然有可議之處。非核家園、全面廢核,當然是綠營的政策與主張,但國內一直有不同的主張也是事實,這也是為什麼會三番兩次出現要對廢核翻案的公投案成立的原因。如果民進黨真的相信直接民主、支持公投,當然應該坦然接受公投結果,遺憾的是,民進黨喊公投喊很久、也喊得很用力,但實際行為上則全然看不出對公投的支持。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其內容主要是廢除電業法「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條文,這個公投得到589萬的同意票,占54.42%;不同意票為401萬,占37.05%。當初民進黨就是藉此把2025年全面廢核的主張綁進法條,這次法條被廢除,用白話文來講,就是民眾不支持全面廢核。

但對公投通過,民進黨的立即反應是:核一、核二、核三延役及核四商轉已來不及,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之後的能源政策沒有任何調整,核一、二依舊如常除役、核四燃料棒繼續外送,完全無視公投結果。這也讓反廢核者這次乾脆直接挑明講重啟核四的公投,但蔡政府的反應是把所有燃料棒都送走。

如果政權交替前夕,舊政府不該作重大政策決定;同理可證,那在公投投票前夕,在結果尚未確認前,政府是否也不該作影響結果的決策?蔡政府顯然不如是想,他們趕快把所有燃料棒送走,讓重啟核四更難甚至無望,然後又回頭來告訴民眾:核四不可能再重啟了。為政之惡莫甚於此!

而對核四燃料棒全部送走,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回答此問題時說,日本福島核災已發生十年,目前還有許多居民無法回家,令人怵目驚心,但卻看到還有人倡議要重啟核四,真的不可思議。

蘇貞昌這番話除了顯示其堅定的廢核立場外,基本上是對科技的無知、同時昧於國外情勢,事實上即使發生過福島事件,但各國經過檢討、了解福島事件原因,除了德國決定廢核外,都繼續使用核電,原本到使用年限的核電廠,也經過強化安全後延役繼續使用。

例如法國核電占比高達7成、整體歐盟占比在25%左右,英國還在增建新核電廠。美國則擁有104座核電站,是全球核電站數量最多的國家。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核電占比也達35%。甚至連日本都已陸續重啟核電廠了,中國則大規模興建核電廠,並以增加核電作為減碳、降污的解決方案之一。

蘇貞昌說「真的不可思議」是一個事實,但「不可思議」的是民進黨竟對各國政府與全球環保趨勢,早已從反核、廢核改為因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減碳為優先,不是一無所知就是視若無睹。甚至即使在台灣島內,不論是2018年左右的調查或是近期的民調,支持用核電的比例都高於全面廢核的比例,顯然連國內的廢核風潮都已過,但民進黨仍堅持抓緊神主牌不放手。

如果綠營願意多了解,可以看看近期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書中把核電列為零碳發電,同時強調「這是唯一已證實可以不分晝夜、不分季節、不挑地點,穩定且大規模發電的零碳能源。」對廢核他的回答是:「我們面對(核災風險)的方式竟然不是著手解決問題,而是直接停止發展這個領域。」歐盟科學諮詢機構就認為核電符合永續與綠能投資。不知官員這些是否有興趣多了解? (相關報導: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反核成過去式?4成5台灣人認為核電利大於弊 更多文章

至於官員明示暗示說燃料棒送走,核四再也不可能重啟的說法,用常理推想即知又是謊言一篇,如果真再重啟核四,燃料棒就是再對外購買或是訂製即可,只是又要再花一筆冤枉錢就是了。只是蔡政府既然連近3000億元的核四都能大筆一揮廢除,區區數十、百億元的燃料棒,當然就更能棄若敝屣,廢核新主牌為先,民脂民膏豈上心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小漁船釣起180公斤「第1鮪」 船長討海25年首次開胡:緊張又興奮
民眾黨新北佈局無功挨批 謝立功:不排斥培養政治素人
「強暴你是因為把你當女生」日本修法擴大性犯罪受害適用對象 LGBT受害者仍感受警方歧視
民眾黨內爆不滿謝立功 傳因副主委人選爭議和市議員布局無力
大同治理荒謬劇!本業年虧8.6億,卻花7億打官司、拚廣宣…只為保住個人經營權
徐勉生觀點:巴拉圭邦交的隱憂與解方
陳國祥觀點:蘇伊士運河不要變成台灣前景的噩夢
林建山專欄:被美元綁架的世界經濟
汪志雄觀點:中美角力,小英政府待命衝鋒
汪葛雷觀點:一兵一卒都不派緬甸,美國真的肯替臺灣打仗?
呂紹煒專欄:美國與印度的相同點─膀胱不友好
觀點投書:核輻射的危害與風險遠高於其他能源?並沒有
觀點投書:國民黨民調崩盤了嗎?
謝青龍觀點:從「鮭魚之亂」談台灣這個偽善之島
觀點投書:擋疫苗調閱,民進黨到底怕什麼?
不用升遷也能加薪!五原則讓你成為專家《三無世代》選摘(2)
老闆工作分配不均、要求好多怎麼辦?跟隨郭台銘多年的她,道出辦公室生存最重要關鍵
一國兩制.喪鐘再響》中國大改香港選制:確保「愛祖國者」掌握政權,徹底消除「顏色革命」風險
國產新冠疫苗7月開打有譜?高端完成臨床2期收案 拚6月申請緊急授權
晶片缺貨別怪台灣!台積電董座揭3因素:與晶圓廠所在地無關
鴨母港溝變身蛻變 生態美景散步休閒好去處
「截」後成職場楷模 勞工局協助再創自信人生
贊助超夯卻狂被喊錯店名 15年後正名重新出發
網路夯品屢爆膺品 鑽法律漏洞大肆洗錢警方束手無策
新冠疫苗不到一年就會失效! 77位科學家警告:需修改配方防堵變種病毒
台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來自英國 在台規劃水道竟染惡疾病逝東京
10年前意外燒傷獲陽光幫助 Selina「回娘家」號召捐款助傷友
限水倒數!台中人瘋搶水桶 就算騎機車也要把水桶綁在身上帶回家
一場中國共產主義實驗的破滅:昔日脫貧致富楷模,華西村民為何冒雨擠兌
五角大廈前高官透露「共軍犯台」兵推結果:開戰數分鐘內台灣空軍遭殲滅,美軍不見得能扭轉戰局
「高雄人的肺不值錢?」吳怡玎揭興達電廠排污開罰標準比林口寬近2倍
300字讀電子報》200萬桶原油飄流海上,長榮貨輪擱淺效應總分析!
輝瑞疫苗與莫德納疫苗傳捷報!美國最新研究:民眾接種第一劑,感染風險即降低80%
「非核家園是台灣最高共識」 林右昌:萬一發生核災,基隆市將首當其衝
台中停水陳柏惟看水管、宣傳供水車 刪Q總部批:不質詢中央幫市民爭權益、還發圖文大內宣?
歐美疫苗太貴、COVAX分配太慢 古巴研發新冠疫苗展開「大外宣」
「別把心得寫成心情」 學習歷程檔案怎麼做?台大團隊教你3大重點
出席藻礁座談陳吉仲一度哽咽40秒 「有感許多老友肺腺癌逝世」
「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中國為加速疫苗接種率,各種奇葩標語笑爆民眾
「社宅1階4萬戶達標!」內政部:住都中心Q1完成4000戶工程決標
日本車廠好慘!車用晶片大廠瑞薩因火災停產,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請台灣幫幫忙
美跨黨議員提「前站查驗點」設桃園機場 鄭文燦曝提案內幕
便捷不受限!新北地政推文書交寄i郵箱24hr取件
北韓屢射飛彈挨批:金正恩胞妹罵文在寅「厚顏無恥」,白宮稱拜登無意舉行「拜金會」
獨家》憲兵副指揮官懸缺月餘 呼聲最高的接任人選曝光
F-5「後繼無機」退不了?當勇鷹號、F-16V陸續服役 空軍窘境正浮出水面
敏感議題都出不了門 游盈隆預告:民進黨被體制化,修憲還有看頭嗎
兒童連假到黃博 獨特「礦石怪」尋寶 超有趣!
泡泡旅遊實施與否?侯友宜:中央需審慎評估不能掉以輕心
懂得財務管理的成功人士,都會有這4個特質!理財顧問:會賺錢,真的不是唯一的致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