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當心!吃下肚的海鮮,恐怕不是你所想的……一文看懂如何辨別「海鮮詐欺」

根據英國《衛報》15日公布的分析結果,全球來自餐廳、市場、魚販的9千種產品中,近4成貼錯標籤(取自Pixabay)

全球「海鮮詐欺」(Seafood Fraud)層出不窮,台灣許多饕客可能不知道,你所購買與吃下肚的海鮮,或許不是你所想的那種魚類。

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間,從台灣餐廳和市場中收集127種海鮮樣品,其中83個為生魚片/壽司樣本(來自攤販、一般/高檔餐廳),另44種為熟食或烹飪材料(來自大賣場、超級市場、傳統市場、海鮮批發商/零售商和漁港),使用分子條碼技術(molecular barcoding technology)

台灣人購買鯛魚、鱈魚和魚漿產品時需要特別注意真偽,這三種產品被以其他魚類或肉品替代的機率(分別是84.6%、25%、100.0%)較高。一些生魚片賣家將吳郭魚當成鯛魚販售,但吳郭魚生魚片中的致病菌含量很高,生食標籤貼錯的海鮮產品恐怕引發潛在健康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