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中貿易戰恐再次登場:川普這次要重組供應鏈,劇情料有所不同

2020-05-11 10:05

? 人氣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總統川普亟欲重啟經濟活動(AP)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但總統川普亟欲重啟經濟活動(AP)

亞洲投資者在上周四(7日)一覺醒來時聽到了一種非常不受歡迎的老生常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恐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上周三(6日)表示,他正在「密切關注」中國是否履行了購買大量美國商品的貿易協議承諾,並可能在數周內以某種方式知曉實際情況。隨後,中國在上周四(7日)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4月出口大幅增長,進口下降。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算,今年頭四個月從美國的進口較上年同期下降3%,這並不是川普希望看到的景象。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似乎將再度升溫。但這一次,劇情可能會有所不同。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來自川普政府的最新挑釁言論,是在美國大選前將中國描繪成反派角色的總體努力的一部分。此舉也意味著默認當前的貿易政策已經失敗。2018年和2019年的貿易戰確實對中國造成了衝擊,但還不足以促使該國對重商主義產業政策做出有意義的變革。

一個原因是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但另一個大概更重要的原因是,試圖在得不到盟友支持的情況下向全球最大的貿易大國施壓的做法是徒勞的。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美出口減少了近600億美元,但隨著其他地方的進口商利用中國廉價商品供應過剩的機會,中國對其他地方的出口增加了約700億美元。中國整體出口仍勉強保持了0.5%的增長。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帶來了類似的問題:中國可以設法大量增加對美國商品的購買,但可能會推高價格和損害其他地方對美國商品的需求。現在,新冠疫情讓執行原本已經存在嚴重缺陷的貿易協議變得幾乎不可能。

因此,看到川普政府操弄一種更為多邊的策略並不令人意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兩周前暗示,將在日本、澳洲、印度、韓國和越南等友好國家的幫助下進行重組供應鏈的廣泛嘗試。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正在促成一個由公司和民間團體等可信賴合作夥伴組成的「全球繁榮網路」(Global Prosperity Network)。法國和澳洲等美國盟友對中國處理新冠疫情的做法和過度依賴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表達了深度保留意見。

這一切的大贏家看起來似乎是其他亞太國家,它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與中國和美國討價還價的能力增強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簡稱CPTPP)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並將擴大成員數量。CPTPP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簡稱TPP)的後續協議,TPP現已廢止。要降低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而又不公開對抗中國,加強在中國以外的亞洲內部的供應鏈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辦法。

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巨大的國內市場意味著大多數企業不會離開,但是,供應鏈多元化的邏輯正日漸成為大勢所趨。加徵關稅可能會在近期發生,也可能不會,不過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似乎認定,這場危機前的供應鏈體系不能繼續下去。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