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王岐山失勢,人馬被拔被抓企業被接收

2020-05-02 10:00
俞正聲寫信警告《財新》,背後有濃濃政治意涵。(美聯社)
俞正聲寫信警告《財新》,背後有濃濃政治意涵。(美聯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邁向集權之路上,中國國家副主席、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手執「反腐刀」為習護衛,不料歷經此次武漢疫情(新冠疫情)風暴,顯現王岐山在中共黨內權鬥中逐漸失勢。

敢言著稱的《財新》與王岐山友好

最鮮明的案例,無非是與王岐山關係友好的《財新》創辦人胡舒立。胡舒立二月十五日收到中國前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致信,副本抄送現任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內容談到追究武漢疫情責任的敏感問題,俞正聲警告「希望你們好自為之」,可能重蹈《炎黃春秋》被關停的覆轍。

《新新聞》經管道證實此信為真,雖然俞正聲在信中把王岐山的名字誤寫成「歧山同志」。據消息人士透露,這封信是從中共中央宣傳部裡頭流出,當部內收到這封信時還引起一陣騷動。

中國媒體《財新》向來以敢言著稱,多數記者傾向於言論自由和民主理念。自武漢封城以來,《財新》派遣媒體團隊前赴武漢現場,深入調查採訪,頻頻披露內幕。《財新周刊》二月初刊出封面故事〈新冠病毒何以至此〉的四萬字全面大調查,更對政府強烈問責。

《財新》一月底刊出「吹哨人」武漢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的採訪,李文亮最初警告「類SARS病毒」而遭警方痛斥造謠。後來《財新》還採訪武漢中心醫院的醫生們,指責該院領導無能,批評醫院黨委書記不懂傳染病,遏止醫生分享重要訊息。

《新新聞》取得俞正聲警告《財新》創辦人胡舒立的信件。(翻攝照片)
《新新聞》取得俞正聲警告《財新》創辦人胡舒立的信件。(翻攝照片)

另根據《財新》調查記者蕭輝前赴武漢採訪的手記透露,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很早就預警,一月三日就啟動「戰時動員」,按照SARS最高防護級別建立發燒門診、隔離病房。在武漢封城之前,中南醫院曾向武漢衛健委上報疑似病例,還不斷提醒官員,沒想到竟被批評「政治覺悟不高」。

扣上一頂「討好美國」的帽子

這份讓中共黨內難堪的《財新》深度報導,使得退隱山林的俞正聲致信胡舒立,並在信中提出四點意見:

首先是疫情當頭,「當前的關鍵是救人,而不是倒追責任。責任要追,但不應是當前注意力集中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團結鼓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否則將影響士氣,影響團結。這就是總書記多次講的正確的輿論導向。」

其次,信中指《財新》有認識上的問題,「重大事件,應快報事實,慎報原因,謹慎追責,重在改進工作。當前不應把注意力集中在追責上,更不能把問題說成是體制性的問題,有些有敵對傾向的人正在藉此事攻擊我們的制度。」

第三,信中首次披露一個關鍵內幕,那就是《財新》是由王岐山建議轉到政協代管。信中指出:「刊物有很多成績,但也有不少問題,問題主要是導向問題。我曾多次批評過你們導向方面的錯誤。最重的一次,大概是關於『同宣盛世』的提法。」

俞正聲信中還批評《財新》說:「你們對美國偏愛,基本上不批評美國的問題。我也幾次講過這個問題,基本不改。看來,熱衷於得到美國菁英的稱讚,在你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 (相關報導: 金正恩現身!神隱20天之後視察肥料廠,打破病危、植物人、死亡傳言 更多文章

信件文末指出:「政協換屆後,我已沒有責任管你們的刊物,以後提的意見是朋友意見,是希望你們不犯錯誤,但你們基本聽不進去。我已不在職了,不願去想一些重大問題,以免打擾我有規律的平靜生活,這是我最後一次向你們提意見,希望你們好自為之,不要重蹈有些刊物之覆轍。」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彰化臺鐵8站區花卉藝術妝點添幸福 歡迎打卡拍照
禁用免洗餐具在擴大 中市量販店5/1起禁用免洗餐具
統創建設黃子亮65歲才推第一個建案
高美濕地人流管制 盧秀燕:假要放 防疫也要做
性侵受害者找上門陳情 立院性平會范雲連摃林奕華、葉毓蘭
新冠肺炎》從死者遺體可找出哪些共通點?德國專家:幾乎都有慢性病史……
旅客分析系統採「佛系查驗」且明年才上線?藍委批偷渡「不緊急」計畫
預算打趴各部會!「1988紓困振興專線」燒1.8億 藍委質疑浮編浪費錢
非洲女權里程碑!蘇丹立法禁止「女陰殘割」 千年駭人傳統終於入罪
批思覺失調變殺人犯「免死金牌」 孫大千槓上蔡英文:司法改革到底改了什麼?
看舌苔能診斷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張上淳這樣說
「錢櫃老闆若是蔡衍明」他酸:連藍營都會自命清高的跟著綠營批
為何明知無臉男會吃人卻不逃走?他揭《神隱少女》最寂寞的3個秘密
發生太空事故該找誰賠?蘇巧慧提台灣首部「太空發展法」 明訂權責機構與規範
「飛鼠一號」何時才能升空?南田火箭場違法用地頻爆爭議 綠委點出根本性問題
渣男、劈腿、偷吃,英文怎麼說?別只會講playboy,這三個用法才道地!
鑑往知來──17年前席捲全球的SARS恐慌是這樣爆發:《對決病毒最前線》選摘
金正恩現身!神隱20天之後視察肥料廠,打破病危、植物人、死亡傳言
史上最糟的避險!華南永昌證券大賠47億,金管會指高層嚴重缺失,董事會全面改組
43歲才理財一點都不晚!她靠這2大投資心法,5年零成本攢千萬退休金
「這是金融教育啊!」澎湖小學校長上班兼炒股,3年半竟買賣21億,遭彈劾確定!
吳豐山專文:穿越歷史迷霧,看清兩岸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陳昭南專欄:瘟疫未解又來飢荒,習近平熬得過大危機?
觀察一個人酒後的反應,可以看出超多事情!心理師用諮商經驗深入分析
林進嘉觀點:殺警無罪判決─一個精神科醫師的省思
張倩燁專欄: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心理危機
劉仕豪觀點:紙本身分證真的比較安全嗎?
孔傑榮專欄:10年前,兩位中國維權律師被吊銷執照;10年後,世人還關注他們嗎?
觀點投書:世界是否因疫情而改觀?
不想去夜市、風景區擠沙丁魚?從北到南人跡罕至私房美景一次網羅!
觀點投書:錢櫃大火燒出公安疑慮
朱敬一專文:《漢寶德談美》,牧羊人談「功夫」
劉蕙苓的隔離日記(4):採檢,直衝腦門的痛苦!
觀點投書:磐石艦防疫疏失檢討,強化公民社會建成文明之師
觀點投書:除了獵巫與肉搜,給社會一些溫暖
動物權運動的標靶,肝臟能給我們的教訓:《爭議的美味》選摘(3)
罷韓團體頻出招 黃子哲:拙劣鬥爭手法,讓「罷韓四君子」變「罷韓四人幫」
殺鐵路警凶嫌再獲交保 嘉義地院追加條件:限制住居並立刻就醫
殺鐵路警判無罪》鑑定醫師沈正哲遭出征 寫近2千字吐苦衷:專業沒被尊重
《方方日記》衍生「網路文字獄」:多名教授因力挺她遭起底舉報 詩人王小妮也被查
24年以來最冷4月過去了!鄭明典3個字曝未來一季平均氣溫
75年前的歷史謎團:希特勒究竟是怎麼死的?
【親子理財】媽,什麼是垃圾債?既然是「垃圾」,為何有人要買?
黃金周6萬人湧向沖繩……最怕給社會惹麻煩的日本人,為什麼無視安倍政府「自肅令」?
販售武漢不合格口罩大賺黑心財 高雄醫材公司2個月賣逾313萬片
CNN人氣主播庫柏52歲升格人父!向醫護與代理孕母致謝
調查家長無薪假狀況竟限「1天回報」?藍委批教育部:逼教師虛應故事
通車典禮韓國瑜「怎麽」變粗口? 鄭照新:玩笑話被抹黑
「人生沒有義務給予我們所期望的一切」從印度進軍好萊塢的哲人演員:伊凡卡漢
疫情衝擊經濟!勞動部最新統計:1萬8840人正實施無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