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正視中共「後疫情時代」的對臺政策

2020-03-15 06:40
新冠疫情勢必影響習近平對台布局。(美聯社)
新冠疫情勢必影響習近平對台布局。(美聯社)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改變了各國政府的政策優先次序,一些本屬檯面上的問題,現在都暫時退居幕後。在臺灣,有人建議把防疫工作升高到國安層級;在對岸,習近平把新冠肺炎視為中共建政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但疫情總會過去(希望如此),而令人擔憂的是,潛藏兩岸關係的許多老問題,因受「病毒」影響,已質變為新的問題,並形成「後疫情時期」兩岸執政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數個月前的臺灣總統大選期間,有人認為若蔡英文勝選連任,兩岸關係可能出現「地動山搖」;但主觀上,臺美中三方領導人都不願見到這個情況發生。因為第一,川普政府內部雖瀰漫「反中親臺」氣氛,但美國長期以來主張兩岸「分而不獨,和而不統」的政策沒有改變。川普爭取連任,不希望兩岸任何一方改變現狀,兩岸「地動山搖」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二,從現在到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是習近平眼中的「歷史交匯期」,解決臺灣問題不是習的優先考慮。習提出「兩制臺灣方案」和「民主協商」,目的不是立即處理統一問題,而是希望經由談判,把兩岸關係推向統一的進程。第三,蔡英文在「臺獨」問題上採不挑釁、不冒進立場,但以「守主權、護民主」來凸顯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讓兩岸政治定位成為雙方的一個「未完成答卷」,而非臺灣獨自面對它。習近平在2018年底臺灣「九合一」選舉後首度發表的涉臺講話中,就已提到「要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民進黨在今(2020)年初「二合一」選舉的壓倒性勝利,可能出乎中共的預期;但習近平在對臺政策上仍按照自己的議程辦事。蔡當選後,中共持續對臺施壓,但沒有要與民進黨政府攤牌的打算,兩岸也並未出現地動山搖。與此同時,北京把對臺政策的重點,轉向做好對美工作。北京密切注視臺美實質關係的提升,但只要美國「說的多,做的少」、沒有跨越紅線,北京的反應也僅止於「例行性」的抗議。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藉著加強與美國傳統盟友的關係,增強對美談判的籌碼。在亞洲地區,菲律賓、日本、南韓都是實例;另一方面,北京在與美國簽署的貿易協議中做出了讓步,為川普競選連任加分,也讓他不能毫無忌憚地打「臺灣牌」。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影響到中共「歷史交匯期」的對臺政策布局。首先,疫情的一發不可收拾,暴露了中共一黨專政體制的弱點,這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但習近平權力的高度集中卻讓問題嚴重化。習的權位不會受到挑戰,但使用權力的合理性會受到質疑,並有可能因此助長「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地方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

中國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北京蘋果專賣店的店員與顧客皆戴上口罩(AP)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中共「歷史交匯期」的對臺政策布局。圖為北京蘋果專賣店的店員與顧客皆戴上口罩(AP)

其次,外界已注意到,中國大陸的經濟遭到疫情擴散的重大衝擊。「一帶一路」的許多運輸被迫停擺,中國港口派遣至印太海域之海空軍數量急遽減少,限縮中共的軍事恫嚇能力;再次,中共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國際話語權大為削弱。例如,西方媒體竟以帶有歧視性的「亞洲病夫」形容中國;國際社會支持臺灣加入WHO的力度和廣度為歷年之最,許多大國領袖不顧中共的反應,為支持臺灣參與國際防疫合作發聲;最後,兩岸因處理防疫問題引發民粹對撞,如果對岸無意、臺灣也無力處理這個問題,兩岸就有可能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擦槍走火。雖然有關「蔡英文連任,兩岸會地動山搖」的假設,目前看來是經不起考驗,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共政經情勢的影響,以及連帶對兩岸關係可能造成的衝擊,卻讓我們感到憂心。中共在抗疫期間,依舊派軍機擾臺,非比尋常;中共官媒點名批判臺灣特定親綠人物,也有些「小題大作」。但對岸意欲何為?是放出「疫後算帳」的煙幕?或只是為「急統論」者提供宣洩情緒的出口?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川普畢竟非省油的燈,衡諸他近日的若干言論,似乎對上述問題已有了答案。例如川普力排眾議,對習近平的防疫工作努力大加稱讚,不斷為他加油打氣。在川普看來,中國大陸出現亂局不符美國利益;而放眼中共領導階層,除習近平外,還看不出有任何能夠穩定大局的繼任人選。果真如此,則川普的作法讓我想起當年李登輝曾指示其國安幕僚,要求他們暗助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穩固權力。對岸雖為此譏諷李「自不量力」,但李前總統當時確實是基於臺灣的利益思考問題。蔡英文總統應從李登輝那裡學到經驗,從她勝選後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八字箴言,一直到疫情爆發後,發表「行有餘力願提供協助」的談話,目的都是要釋出善意,希望兩岸復談。但對岸錯估形勢,在諸如口罩和疫區臺人包機返鄉等問題上,大做「以疫謀獨」的文章;臺灣方面也有人配合演出,趁機煽風點火,把「反共」和「反中」攪在一起來鼓動民粹,真是唯恐天下不亂!2022年將是習近平個人「新時代」的開始,卻是接近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尾聲。對岸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為習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量身訂做並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臺海環境。在這方面,臺灣不是負擔,而且可以成為資產;臺灣無意更無力成為「麻煩製造者」,但卻願為維護兩岸的和平發展,扮演一個積極建設性的角色;而對岸的對臺政策,正是影響蔡政府動向的關鍵因素。臺灣必須未雨綢繆,研判「後疫情時期」中共對臺政策的變化,以及對兩岸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蔡政府的國安團隊應就此提早進行兵棋推演,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相關報導: 李華觀點:有時鼓吹從天而降的英雄,就是踐踏隱身於世的凡人 更多文章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許劍虹觀點:國民黨該「親中」還是「親美」?
賈忠偉觀點:被誤解的「智力測驗」、遭錯用的「優生學理論」……
鐵道迷崩潰!日本這輛新幹線的引退之旅開賣幾十秒就銷售一空,卻因武漢肺炎而取消
劉燕婷觀點:穆巴拉克過身後,讀何偉的《埃及革命考古學》
林石猛觀點:罷韓提議連署「偷跑」恐已違法
張光球觀點:拉美爆發新冠疫情,緩和台灣外交危機
瞿宛文專文:台灣與南韓─發展型國家轉型的比較
觀點投書:論私中制度、政策錯亂,讓老師家長學生疲於奔忙
酒精、漂白水、次氯酸水,哪種才是最有效的抗疫神器?醫師公布答案
觀點投書:新冠病毒強勢來襲,民主聲浪再次考驗中共當局
劉君祖專欄:蒙以養正和而不同
吳晟專文:三月休市,捲起風雲
觀點投書:民眾的心理,正受傳播效應的啃食
在看不見的地方尋找龐大商機《繁榮的悖論》選摘(3)
蔡其昌備戰2022台中市長 新系布局力爭重掌市黨部 林佳龍動向是關鍵
海派吳和信堅持參選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 請徐國勇助陣力壓新系、正國會
新冠肺炎》「這是一場無聲的颶風」!西班牙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新店驚傳隨機殺人案 王婉諭曝過來人心情:最在意被害人家屬是否被保護
MLB》開幕戰至少延兩周、春訓取消 洋基教頭透漏球隊動向
央行總裁楊金龍發感謝信 立委嚇一跳 立法院資深助理揭背後小故事
藥師還錯健保卡被逼磕頭道歉 藥師工會痛批「羞辱尊嚴」:將提供法律資源
新新聞》久居日本陸籍女婿無法來台奔喪,陸委會:防疫人道兼顧個案處理
掃到疫情颱風尾 立委問政筆電將延後配給
韓國瑜稱區長5年沒看過市長 親綠粉專翻舊照打臉:為什麼那麼愛說謊?
酒精濃度96%「生命之水」當消毒防疫用?大學教授:不如勤洗手
中國稱「疫情由美軍輸入」美國拒背黑鍋! 駐美大使崔天凱遭召見抗議
台中市生煤條例被宣告無效 盧秀燕痛批「違法」:行政院現在為所欲為
新冠肺炎》中國成了淨土?蘋果關閉全球直營店,但「大中華區」繼續營業
外交風波》我大使因「一件小事」被要求撤換 海地外長強調「邦誼不變」
中火案盧秀燕大槓中央!江啟臣諷「民進黨不演了?」強調國民黨不怯戰
蔡宜芳僅停權1年引爆柯粉不滿 柯文哲坦言:要不要「趕盡殺絕」滿猶豫的
「估疫情至少還有6個月以上」 柯文哲揭台北市防疫戰略
英國「佛系防疫」背後的大膽策略:讓6成人口染病以達「群體免疫」!
「口罩實名制」開放家庭合購?陳時中:「戶口名簿」會成為重要憑證
新冠肺炎》病毒不敢惹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應該接受病毒篩檢,白宮醫師這麼說
羽球》周天成全英公開賽闖四強 台灣內戰擊敗「羽球王子」王子維
羽球》全英公開賽輕取泰國好手 戴資穎四強將對決勁敵馬琳
新冠肺炎疫情減緩,中國湖北要解封嗎?居民在家悶得荒,中央與地方還沒有統一標準
台灣足球發展遇困境 劉世芳點出關鍵主因盼教練、選手獲保障
歐洲疫情大爆發!國內武漢肺炎新增3例確診個案 均有歐洲活動史
新冠肺炎使歐盟四分五裂?義大利外長深夜感謝中國捐贈醫療品,暗諷歐盟不團結
新新聞》外國人永居條例在微博炸鍋,充斥性別和種族偏見
白宮也得順時中?網友發起連署請願,要求美國政府提名陳時中出任WHO總幹事取代譚德塞
新新聞》深度解析台北法案:將台灣視為主權國家
「口罩實名制2.0」上線首日反造成民眾擠爆藥局?衛福部秀數據回應了
新新聞》想等著買便宜房子?產、研巨頭:房價不會跌
病例新增速度遠超中國!世衛:歐洲是最新「疫情中心點」 總幹事呼籲:不要讓野火燎原
新冠肺炎》義大利單日死亡250人!加護病房主管:這是一場海嘯
才被官方表揚「巾幗奮鬥者」 《新華社》記者遭起底曾報導李文亮造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