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競新專欄:香港進入抗命時代,年輕族群高呼命運自決

2014-09-12 05:33

? 人氣

佔中陳健民、戴耀延、朱耀明削髮明志,爭普選「剃無可剃,退無可退」。(香港獨立媒體網)

佔中陳健民、戴耀延、朱耀明削髮明志,爭普選「剃無可剃,退無可退」。(香港獨立媒體網)

距離全國人大常委就香港特首普選方案設定的「831框架已十二天,香港各股力量除了眾聲喧譁,未見具體行動,與台灣的反對運動相比,可真是慢條斯理。只不過當深入走進這個過去只會隨著股海浮沉的主流社會,香港的政治生態正醞釀天翻地覆的巨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佔中三子宣告的「抗命時代」已告來臨外,年輕世代堅決與中共政權「劃分」關係,牽起一波波波瀾壯闊的不合作運動,正蓄勢待發,在這批90後年輕世代眼中,佔中、罷課等,將只是未來宣示立場,癱瘓特區政府施政的其中行動。

香港政治生態的改變,並不是這十天內忽然演化出來的。正如前任《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回憶,他1980年代初進入香港大學時,正藉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他參加港大學生會主辦的迎新營中,其中一個節目就是分組辯論港大學生會寫信給英國首相和中共總理趙紫陽,表明支持香港回歸中國,實行港人民主治港,結果辯論進行了整整一個通宵,大多數出席同學認同學生會的立場,開啟了一代人的民主治港回歸願景。

香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問政組織匯點,高舉「民主回歸」大纛,即使之後與因1989年六四事件聚合李柱銘、司徒華等當時被稱為激進派為首的「香港民主同盟」,成為如今的民主黨,也依然以「民主回歸」尊重「一國兩制」為最高理念,直至2010年民主黨進入中聯辦與北京磋談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方案,為港人爭取到一人兩票空前的果實,仍然獲得主流學界的支持。

2010年居中在北京與民主黨之間穿梭的中文大學社會系教授陳健民,便是這次佔中三子之一。他長期與大陸各地方民政部門合作,期望建立更成熟的大陸公民社會,有利於大陸未來的民主化進程。這次他在港冒出頭來,切斷與大陸的各方關係,正是期望北京制訂2017年特首普選的框架,不會包含刻意「篩走」泛民的方案:「提出佔中,就是不用佔中」。

唯北京在新屆領導下,對內採取強硬政策,人大常委會8月31日拋出的普選框架,竟然連落三道閘,沿用過去1200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而且候選最多只能有2到3位,都必須得到過半數提委會支持。

這方案比中共在港嫡系民建聯和工聯會提出的方案還要保守,擺明是要踢走所有民主派候選人,連港府內地及憲制事務局局長譚志源也說過,工聯會提出的方案絕對不可能獲得港人的共識,意謂這「831框架」是北京明知不可能獲得港人共識的,仍然要拋出。北京侃侃而談的是為了「國家主權、國家安全,以及發展利益」,但對於很多港人來說,這決議卻是自19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以來,「把幢憬了30年的港人民主治港願景打得支離破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