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政治人物說錯話,怪誰?

2014-08-29 14:18

? 人氣

政治人物隨時要面對一堆麥克風的堵訪,平日少燒香、應變能力不足,就可能講錯話,怪誰?(余志偉攝)

政治人物隨時要面對一堆麥克風的堵訪,平日少燒香、應變能力不足,就可能講錯話,怪誰?(余志偉攝)

政治人物是最靠近權力,甚至是已經掌握權力的人物。他的行為舉止,都會被社會跟媒體放大檢驗,也因此,政治人物往往都是當然的意見領袖,隨著自己的位階越高,說話的份量就越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媒體需要從政治人物的言論中得利;政治人物需要媒體幫他宣傳。於是乎,政治人物跟媒體自然而然地就會成為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因此,政治人物每天都要應付各式各樣的問題,上自天文,下到地理,連計程車要怎麼招都在業務範圍之內。可是政治人物不可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啊,而且老百姓對於政治人物的要求,也只要腦袋有六十分水準就可以了,為什麼有些政治人物還是能夠發表突破智商下限的言論呢?難道真的本人就是那樣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瞭解政治人物是怎麼說話的。嗯?你說不就是用嘴巴說話?意思就是不用經過大腦思考囉?某些政治人物的確是這樣沒錯啦,不過我們還是從一般的原則來談吧。

政治人物有幕僚,其中一部份就是要專門幫老闆處理輿論跟文宣的部份,除了要瞭解最新的時事,判斷老闆可能會被問到哪些題目,幫忙擬回應之外,也要研究在甚麼時間放出甚麼消息,並且表明是甚麼立場。

當然,幕僚不可能像個二十四小時看護一樣,甚麼都幫老闆「傳扁扁」,例如跟選民互動,或是記者問了意料之外的問題,這時候就只能靠老闆自己的臨場反應跟平日有沒有燒香…阿有的廟現在連香都沒得燒。

有了以上的認知,小歪接著就帶大家來看一些經典案例,來判斷政治人物說錯話的時候,是誰該負責。例如說,當政治人物在某些場合發表談話,或是召開記者會的時候,通常就是事先安排好的狀況,要嘛幕僚先耳提面命該說甚麼內容,要嘛就會看到政治人物手上拿著很大張的參考資料—行話叫做談話建議或談話參考。

這個時候,如果你聽到了甚麼驚世駭俗的意見,例如說他不知道愛沙尼亞的首都在哪裡,這種洪蘭式沒國際觀的包,幕僚跟老闆要八二拆帳,因為老闆通常沒時間查資料,當然是幕僚出來面對。

但是呢,如果是政治人物跟民眾互動的過程中,連續三次叫錯人家的名字,或是一直搞不清楚瓦斯桶跟瓦斯管線的差別,把里長搞到哭,這種情況就是神仙難救無命客。除非幕僚能跟片商借個時間停止器,否則就只能等著被網友列入資料庫,作為日後的懶人包元素,三不五時便拿出來酸一酸囉。

坦白講,政治人物整天都在發言,說錯話的機率是在所難免,不過冤有頭債有主,下次要是有人又發表了些小民理解不能的言論時,先判斷問題出在哪,然後再來狠狠地鞭吧。

*作者為政治從業人員/唸過一間還不錯卻也常常被酸的社會科學院,以至於變成一個對社會欲求不滿的人,看到許多詭異而反動的事情總是忍不住想嗆個幾句,認為流血流汗絕對比流口水來的有價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