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從夜奔梁山到白米炸彈客

2014-04-09 15:40

? 人氣

台灣加入WTO後爆發的白米炸彈客案,與最近即將落幕的318佔領立院行動,反映的是官逼民反?還是人民為了保留生存選擇空間而不惜上街頭抗爭?(劇照)

台灣加入WTO後爆發的白米炸彈客案,與最近即將落幕的318佔領立院行動,反映的是官逼民反?還是人民為了保留生存選擇空間而不惜上街頭抗爭?(劇照)

318深夜沸騰的熱血,隨著抗爭即將轉進而逐漸降溫,於是我們可以冷靜下來回頭想想:當時,是什麼力量帶著人民衝破議場大門?「官逼民反」,只是結果論式的同情,而從古代把人逼上梁山,到如今把人推向街頭的,都是為生活方式保留選擇權利的掙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反服貿抗爭開始之際,以十年前「楊儒門案」為腳本拍成的電影「白米炸彈客」正好上演。導演卓立在拍這部片子時恐怕沒想到,電影上映時台灣竟會發生這樣驚天動地的社會運動,而點燃這場運動的,正是與十年前白米炸彈案一樣的引信:當少數權力者追求的理想不等於沉默大眾想要的生活方式,當社會體制無法代表成員表達意見,反發展政策也好、反自由貿易也罷,被政治扼緊咽喉的人民,是不是只能以激烈的方式掙脫?

對照當年台灣從展開關貿總協(GATT)談判到終於加入世貿組織(WTO),政府對人民形塑的美好經濟未來,和如今為簽署兩岸服貿協議所提出的辯護,以及加入TPP、簽署FTA等等融入全球市場體系所宣揚的利益,幾乎毫無二致。

於是,在WTO架構下享受了十年自由市場生活的我們必須要問:外來投資變多不好嗎?進口商品降價不好嗎?廉價的農地變成昂貴的建地不好嗎?丟下鋤頭去工廠做工不好嗎?不再看天吃飯不好嗎?

那麼,如果外來資金會轉化為政治籌碼呢?如果地價變化是從老農的棺材本變成建商的存款呢?如果農民無法適應工業生活呢?如果農家子弟就是不想離開土地呢?

十年來的經濟發展,用什麼代價換來,可以反省;發展方式可以、也應該討論。但十年過去了,經驗令我們不得不問:生活方式的選擇,該由誰說了算?

中國導演賈樟柯在電影「天注定」裡,選擇以林沖殺官後夜奔梁山,與蘇三蒙冤後泣訴委屈兩段戲曲,串連底層社會的不平之鳴。除了控訴階級壓迫,賈樟柯呈現的也是類似的命題:當中央政府一心追求帳面上的成長數字、當資源重分配藉市場經濟讓利益向少數人集中、當發展的旗幟大到連法律與體制都不得不為經濟服務時,除了玉石俱焚,人民有沒有其他選擇?

在318反服貿抗爭的喧囂中,回看「白米炸彈客」這起在綠營執政時發生、獲得藍營奧援的反體制抗爭,我們終於開始理解,能跨越藍綠政黨之私的,恐怕只有執政者與黎民生活的疏離本質。而當一個又一個政治人物將筆記本裡的經濟數據,視做國家社會的繁榮象徵,我們要問的是:當政府追求的繁榮,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人民除了以肉身衝撞體制,還有沒有其他選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