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中國最大同志交友平台Blued創辦人耿樂出櫃前後的「雙面人生」

2017-02-06 09:10
8,890人氣
中國最大同志交友平台Blued創辦人耿樂(馬保力)(微信)
中國最大同志交友平台Blued創辦人耿樂(馬保力)(微信)

39歲的耿樂(原名:馬保力)見證了中國多年來同志運動的發展,現在他是中國粉紅經濟的代表人物,創立了一個全國最大的同志交友平台Blued。

他接受BBC中文網與BBC《Outlook》的訪問時坦言,這過程崎嶇漫長。

他本來是一名已婚警察,在外人眼中,他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但背後,他隱藏著自己是同志這個秘密多年。

他只能靠經營同志網站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網站經營初期不停受當局打擊,經營並不順利,他一度曾想過自殺。

也因為這個網站,他幾年前突然出櫃,令他一度失去了工作、妻子、親友。

但經過多年努力,他的理想終於受到認同,網站變成了全國最大的同志交友平台,他搖身成為中國粉紅經濟的龍頭。

曾經認為同志是變態

他對BBC說,他小時候開始,便察覺自己喜歡同性,「喜歡過體育老師」,但當時中國社會仍然是十分保守。

他查閲了有關同性戀的資料,都形容為一個"精神病",他也以為同性戀是「變態」。

不過,他知道自己並非全世界中唯一一個同志,他憶述曾經在公共廁所裡,看過一些相信是同志留下的字句和邀約。

「當然我都不敢去。」他聲稱沒有去見過,但就知道中國內還有其他同志存在。

他曾經見過一些醫院提供「變直」服務,那些「病人」會看同性戀的色情片,如果生理有反應時,便會施以電擊,企圖令他們不會對同性有任何生理反應。

「這些聽起來太恐怖,我都不敢去。」耿樂說。

但後來從網上看到外國的新聞,得知「同性戀」在科學上並不是精神病,有美國機構指5%至10%的人口是同志,他如釋重負,才接受自己是同志的事實。

他少年時代,沒有甚麼同志的朋友,秘密只能放在心底裡。

此為耿樂小時候與父親的合照。耿樂此前曾經為出櫃事件與父母關係惡劣,但現在關係改善,耿樂相信倘有機會,父母願意出席自己和伴侶的婚禮。
此為耿樂小時候與父親的合照。耿樂此前曾經為出櫃事件與父母關係惡劣,但現在關係改善,耿樂相信倘有機會,父母願意出席自己和伴侶的婚禮。

一個「雙面人」

老家在泰皇島的耿樂稱,小時候家裡很窮,他發奮讀書,成績優秀,在班中也是一個領導人物。

中學畢業後本來想繼續唸書,但礙於家裡的經濟壓力,他16歲便加入警察學校,選擇當一個警察。

他不討厭當警察,覺得這個工作很有挑戰性,也有伸張正義的使命感,在社會上備受尊重,加上福利比其他工作優勝,他不抗拒繼續當警察,還得到賞識獲晉陞機會。

但他注意到自己和同事,是有決定性的差異。

警察是一個陽剛的行業, 「同事們都在喝酒、玩摩托車,講女人,把同性戀說成變態。」他不敢對任何人出櫃,換來的是很多人都跟他介紹女朋友。

他不願意出席相親,因為他「有點怕」女生。

他絞盡腦汁思考怎麼面對這個社會派下來的任務,一度網上徵婚,希望找到一個女同志,與他「形式婚姻」,不過不成功。

倒是在機緣巧合下,經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一位女性,願意與他「假婚姻」,結果在父母、親友、同事前,他是一個已婚的「正常男人」。

在2000年互聯網開始盛行的年代,他用自己在當警察的收入,創立了同志網站《淡藍網》,分享他的想法、故事,再逐步分享國內外有關LGBT的新聞。

他說網站上的留言版,有時候一天可以有數百則留言,他都會樂此不疲地逐一回覆,但他感受到留言中的悲哀,也感受到內心的孤獨。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我用角色扮演理解性別平權 更多文章

但正正是因為有這個網站,他才找到真正的自己,以「雙面人」的方式生活,不怕面對現實中,埋藏著「不能說的秘密」的孤獨。

繼續觀看內容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個性不合、爭吵不斷,還能幸福嗎?呂秋遠10點諫言,戳破「愛能克服一切」的幻想
不是只有陽光會讓肌膚曬黑 其實室內也潛藏看不見的皮膚殺手…
東北季風來了 中部以北氣溫下探14度
美國永遠當老大,誰來當老二?歐洲各國瘋拍影片向川普告白,笑翻全世界
法國「黑馬」總統參選人馬克宏:美國的科學家們被欺負?沒關係,快來法國
川普為什麼遲遲不對中國開戰?專家告訴你七大原因
新官上任四處放火 美國人還挺不挺川普?CNN民調告訴你
風評:5+2產業政策退位,政府撒錢撐經濟上場救援
誰是民主黨接班人》曾旅居台灣的反川普女將、紐約參議員陸天娜備受期待
共機繞台今年至少再來4次 共軍的下一步會是武力犯台嗎?
「遼寧號繞台不致成常態」 軍方為什麼這麼有把握?
誰是攝護腺肥大的高危險群?醫師:從事這3種職業的人要小心!
孫慶餘專欄:蔡政府「維持現狀」也要「與時並進」
楊其文觀點:認知轉化中的文化場館
蕙嘉琳觀點:2017年亞太區中小企業機遇─充分把握區域內貿易商機
陳牧民觀點:中印戰略競爭的新場域─孟加拉實地觀察
公孫策專欄:濁水溪變清,是祥瑞還是凶兆?
觀點投書:民進黨在南台灣的破口要怎麼補?
觀點投書:善良稅制才能留住廠商
觀點投書:福爾摩沙島與福島
觀點投書:年金改革 何需退休試算系統混淆視聽?
被閃電擊中的那一刻....《雷與電》書摘(3)
南韓駐台代表楊昌洙:台灣是旅遊、退休、養老的好地方
期待您挽起袖子!全台血庫大缺血 O型存量撐不到4天
美式足球「超級盃」休士頓開打 30秒廣告要價1.6億元 女神卡卡擔綱中場秀
自由女神「被斬首」了!德國《明鏡》周刊封面惹爭議
國民黨主席之爭》候選人難整合 吳敦義:選舉公正才是重點
盼突破兩岸困境 郭山輝:總統認為下半年是政策宣示時機
國民黨主席選舉支持誰?馬英九:還沒登記、還不知道
史上最暖冬天?鄭明典:平地測站已破70年紀錄
提升軍中士官地位 馮世寬:讓資深者獲得肯定
蘭嶼飛魚季禁止水上活動 觀光業者反彈 鄉長力挺傳統文化
林聰賢將接任農委會主委 羅智強:乾脆正名「農舍會」
沒有農地,就沒有農業;沒有農業,就不是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