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文觀點:認知轉化中的文化場館

2017-02-06 07:00

? 人氣

The Theatre Royal, Drury Lane  (From Wikipedia)

The Theatre Royal, Drury Lane (From Wikipedia)

文化場館的設置與經營,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務,也不是具備一點基本的藝術認知就好,而是要認知近代場館的設置,其經營與管理早已經隨著時代的演變,進入專業又新穎的里程碑,我們若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探討,將會發現一條清晰的脈絡過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早期文化場館的建構

從前民眾只在廣場聚眾舉辦演出活動,後來才開始興建劇場,在西方以希臘跟羅馬為主,希臘劇場順著山形地勢,羅馬則以封閉性的半圓形劇場為主,採取東西座向,所以在下午或黃昏的演出,自然的陽光可以照亮演員,但不會直射到觀眾的眼睛.

利用自然光的概念一直沿用數千年,早期英國開始發展現代戲劇時,劇場大都還是沒有屋頂的形式,一直到劇場搬進室內後,才發生結構性的改變.劇場遷移至室內的好處是擺脫氣候的挑戰,但是人造光(室內照明)的需求,就轉換成舞台技術發展的新課題,於是”燭光”的運用在歐洲蓬勃發展,劇場技術也開始盛行.

室內劇場發展的範例

英國皇家德鲁里街劇院(The Theatre Royal, Drury Lane),位於倫敦西岸劇場科芬花園區(CoventGarden) ,興建於1663年,是至今仍然在使用的古老劇場,開館後的兩百年間,更是倫敦引領風騷的指標戲院,由於查理二世皇帝,見證到風靡義大利盛行的劇場,於是親頒手諭核准建造這座具備優美吊燈(chandeliers),可以集中照亮舞台前緣(forestage)的華麗劇院。

當時的劇場還是依賴裝置在吊燈及燈具上的蠟燭作為主要的光源,室內劇場的演出形式立刻改變了觀賞的作息與行為,但在演出中也會造成一些小困擾,因為蠟燭經常需要修剪蠋芯,演出時滴落的熱蠟油,常常會掉落在演員或觀眾的身上,同時懸掛的吊燈也會阻擋部分觀眾的視線。

卓寧霍姆宮劇院The Drottningholm Palace Theatre

斯德哥爾蒙的卓寧霍姆宮劇院完成於十八世紀初,是一座維持很好的劇場, 由瑞典建築師尼可戴蒙泰辛Nicodemus Tessin父子聯手完成,自1665年起造1754開館,是歐洲至今還在使用原始機械設施的場館。

這座劇院的舞台設施完美,據說是由義大利多納多史托帕尼(Donato Stopani)設計,舞台深度27 x57英尺(8.2x17.4公尺),所有機械操作都是以木造絞盤配合手工牽引拉繩,創造活動升降平台(chariot-and-pole system),讓舞台可以在六秒瞬間升空下降,上下變化的多重布景幕,不但可以提供多達四幕場景的變化,還可以製造水岸波濤洶湧,煙火到處瀰漫,雷電交加,天神下降(deus ex machina),凡是劇場內需要執行特殊的效果,都難不倒這座完美的設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