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與香港的距離,黨內青年何去何從?

2019-11-21 05:30

? 人氣

作者質疑,當國民黨連僅存的理想與信仰都不顧及時,國民黨窮得到底還剩下些什麼?圖為香港反送中抗爭。(中大校園電台授權使用)

作者質疑,當國民黨連僅存的理想與信仰都不顧及時,國民黨窮得到底還剩下些什麼?圖為香港反送中抗爭。(中大校園電台授權使用)

當持續近5個月的香港「反修例運動」規模已達前所未聞之際時,國民黨卻公佈了缺乏比例代表提名原則,喪失格局與願景,合計年齡高達1853歲,且充斥中共代理人色彩的不分區候選人名單。這份難以窺見未來與青壯世代,受社會大眾信任和託付的名單,於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行使不同意投票權後,依循慣例除了張顯耀外仍遽全數順利過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此份名單第一時間從中常會釋出時,支持港警且法律素養堪慮的葉毓蘭竟高列不分區第一,緊接在後曾參與中共統戰活動的吳斯懷及公開呼籲中共武統臺灣的邱毅,更是讓黨內青年無一不深陷悲痛沉悶之境遇,鮮紅的名單乍看之下還以為出自民革、臺盟與省工委。

20191116-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葉毓蘭16日出席第20屆中央委員第三次全體會議。(顏麟宇攝)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警大退休教授葉毓蘭。(資料照,顏麟宇攝)

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革命思想乃正從香港而來」這是被國民黨尊為總理的孫文,1923年於香港大學所發表的演說內容。從孫文青年時代先後於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和西醫書院的求學歷程及興中會總部的設立,不難以想見香港對於一位充滿理想主義的孫文這一生當中的影響。

扮演著革命資金匯集、革命報刊與思想輸出地的香港,在這歷史的洪流當中儼然成為了自由世界的前哨站,不論何時皆牽動著近代中國、海峽兩岸詭譎的政治氣氛及命運,香港的特殊性及地理位置,更使得革命所用之軍火皆從此購置及轉運,此地亦為革命黨人聯絡與避難之場域。

國父明明叫孫文、號逸仙,為何世人總稱他「孫中山」?(圖/維基百科)
「革命思想乃正從香港而來」這是被國民黨尊為總理的國父孫中山(見圖),1923年於香港大學所發表的演說內容(圖/維基百科)

而以興中會為首的乙未廣州之役起至黃花崗之役間的六場武裝起義當中,無一不是以香港作為基地進行策劃與指揮,若無昨日之香港便不會有今日之中華民國,更不可能會有今日之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香港立場,反共還是妥協?

遭各界撻伐的名單不僅存有嚴重世代對立問題,更深的隱憂是信仰價值的抉擇,此次反修例運動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社會最接近全面崩潰邊緣的一次,同時今年也恰逢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周年,在這牽動東亞政治變局的民主運動當中,曾以自由中國為號召的政黨,隨著時間遞移,近年卻總是在香港議題與六四議題上怯步,不禁令人感慨如今的國民黨員心理是否僅剩神秘勢力與感情作用。

筆者曾於今年7月28日的國民黨全代會上,身著香港加油的服飾要求黨中央支持香港民主運動。(陳旻傑提供)
筆者曾於今年7月28日的國民黨全代會上,身著香港加油的服飾要求黨中央支持香港民主運動。(陳旻傑提供)

自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面對國內朝野對香港示威者的聲援與支持,國民黨中央的立場始終含糊其詞,唯有今年7月下旬時國民黨青年團曾發出「聲援香港逆權運動聲明」,內容主動譴責港府手段並呼籲香港政府能正視香港市民的訴求,包括具體承諾撤回《逃犯條例》、撤銷對612遊行之暴動定性、對自六月以來的暴力鎮壓與縱容鄉黑私暴行徑進行道歉與究責。

當香港同胞深陷中共血淚圍城之際,國民黨面對世代與價值對立之時,身為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不主動提拔信仰民主、自由的新生代就算了,卻反倒讓早已泡沫邊緣化充斥共諜且與臺灣人民毫無共識的「新黨」借屍還魂,這樣絲毫不能使選票極大化的作為,是該如何守護黨員念茲在茲的中華民國?當國民黨連僅存的理想與信仰都不顧及時,國民黨窮得到底還剩下些什麼?

*作者為國民黨學生黨員代表,前國民黨青年團指導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