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一定比在店面買更便宜嗎?擁有「購物好感度」,就沒有賣不掉的價格!

2019-06-05 15:00

? 人氣

馬雲領導的阿里巴巴佔據著中國電子商務的最大份額(圖/BBC)

馬雲領導的阿里巴巴佔據著中國電子商務的最大份額(圖/BBC)

虛實整合的矛盾、衝突與機會

從網路創業到走入實體零售的商業運作,虛實整合的關鍵始終是用戶動機。掌握「動機」,才能引導「消費」,消費者只要有了動機,即使購物車系統要 7 層,一樣會買單。燦坤的會員優惠門檻很高,要經過好幾道手續,但是因為優惠的誘因夠大,用戶會員願意一路結帳下去。這一切並不分線上或線下、實體或虛擬,消費者無論在哪,動機都是相同的,而如何透過技術將線下消費者這些習以為常的行為轉變成數位化,才能真正解決行銷的困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在特力集團,團隊透過技術追蹤網路訪客與會員到店購物的行為,接著做交叉比對後發現:行銷團隊利用5% 的預算在線上虛擬通路進行操作,僅管線上購物直接影響的銷售,只占集團營業額的 5%,但這些網路上接觸到的訪客卻在 30 天內,間接影響實體門市銷售營業額的 21% !

積極進行跨部整合

後來透過程式追蹤消費者行為,發現有非常多的消費者在網站上查詢、評估、收集商品的訊息,並在未來 30 天內陸陸續續出發至各實體門市購買。雖然這30 天內消費者移動實體賣場的過程中仍有不少耗損,不過整個特力集團卻能透過 5% 的線上行銷預算,不論線上線下總共槓桿出 26% 的營業額。

O2O(Online to Offline)關鍵在於「2」,也就是「to」,而非 Online 與 Offline,這個重點前面文章探討過。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的痛點,以服飾產業為例,「庫存成本」才是真正要解決的危機。唯有透過跨界的結合與創新應用,利用「2」(來消除這些真正的危機,才能更有效率促使產業升級。

不論是在特力集團、燦坤,我並非以數位為核心投入全資源,而是採取「實體通路為價值核心」的虛實整合策略,突破實體通路業者經營數位營運市場的限制,不走向一片紅海的電商競爭中站穩腳步,而是以「用戶」為全通路行銷的核心,才是團隊可以突破流量困局的原因。

藉由跨部整合,將商品上架系統、倉儲現場運作、庫存系統、消費者介面、行銷策略等等目標做統合性的規畫,我認為電子商務不是單一部門的學問,而是整合資源的考驗。我理想中的全通路涵蓋有:

一、金流:整合第三方支付發展電子錢包 APP,利用智慧裝置技術打造資訊服務圈。

二、資訊流:整合媒體資訊,在商品頁中列出產品新聞、開箱文、產品評論與產業新聞等訊息。

三、物流:全面掌握接單流程、更新即時庫存狀態、確認店即是倉的標準作業流程。

打造全通路虛實整合的 3 大工程

虛實整合對於零售業絕對是很重要的營運創新,這是一個全面洗髓、打開任督二脈的必要過程,要做到全通路虛實 整合,以過往經驗,企業需要以「用戶價值」為核心,進行 3 大工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