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過本土桌遊嗎?執業律師29歲出版2套遊戲,台灣原創設計發光

2016-06-13 15:31

? 人氣

桌遊在世界各地再掀熱潮,經典桌遊「大富翁」也曾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台灣從一開始的複製、到代理引進國外桌遊,再到台灣原創設計,一步一步展現台灣桌遊的文創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般人談到桌上遊戲,都會聯想到下棋遊戲、紙牌遊戲,或是大富翁的紙上遊戲。但這些遊戲多半是參考國外的作品而成,並非台灣原創桌遊。

台灣坊間早期的桌遊,大多都是是結合既有的題材所延伸出來的卡片遊戲,內容包括日本動漫、美國卡通的桌上遊戲,或運用具有教化意義的中國民間故事作為題材。雖然當時遊戲題材多變,但遊戲的機制、玩法大致相同,並無新意。

之後有些出版社開始發行較精緻的遊戲,像是巨門出版的三國志風雲、銀行大亨等。遊戲經過設計美化,但題材與機制仍非是完全原創。

國外發展桌上遊戲較早,在十幾年前就引進台灣,像全球知名的紙牌遊戲魔法風雲會「Magic: The Gathering」在 1993 年出版,然後在 1996 年引進台灣,但當時並未普及,仍為小眾市場。

2002 年「新天鵝堡」公司進駐台灣、成為國內第一大卡片遊戲代理商。2003 年,新天鵝堡開始於台北國際書展推廣德式桌遊,台灣才開始正式有系統地接觸國外桌遊。

這些引進的遊戲都曾經風靡於全世界,也在當時培養出一定數量的粉絲。不過早期引進的德式桌遊,其規則說明多是德文或英文,很難讓玩家們完全理解遊戲內容與玩法,而失去投入的動力。

近年來桌遊結合咖啡店而興起,讓桌上遊戲愛好者有了去處,成為產業發展最好的溫床。台灣的桌遊咖啡店除販售國內外桌遊外,也會提供桌遊教學或陪玩,並採用會員制優惠制度,藉以吸引顧客前來消費,提高黏著度。

大約在 2001 年開始,台灣各地陸續開始有遊戲愛好者,利用網路揪團找人玩遊戲,或將自己翻譯國外桌遊的規則並公開在網路上,代理商也開始進行遊戲翻譯及發行中文版的工作。

不過,台灣桌遊真正進入創作時期,則始於 2011 年由曙光桌遊設計出版的「搶蛋糕」,為一款紙牌類結合動作、適合在派對上炒熱氣氛的遊戲。同年,由獨立創作者所出版的「殭屍小鎮」,結合紙牌與管理蒐集機制,可以說是較完整的桌遊。

此後,台灣原創桌遊前仆後繼,陸續出版題材新穎、有別於以往德式桌遊機制的原創作品,也開始有出版商與玩家投入於原創設計之中。像當年出版大富翁的亞灣文具,結合國家歷史博物館的資料,設計出多款有趣的歷史題材遊戲。

訂下目標 堅持走出有特色的桌遊路

在宜蘭開設桌遊店「雅克諾」的老闆薛志昇,白天是中藥店小老闆的他,一手抓藥、一手煎藥,當滿 8 小時「神農」後;到了下午,就搖身一變就成為桌遊咖啡店的店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