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闓觀點:全民調、初選與徵召,問題不在同溫層的取暖

2019-04-27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總統候選人能否提出讓中華民國人民盼望而且肯定的政策與國家發展,才是最重要的。(資料照,柯承惠攝)

作者認為,總統候選人能否提出讓中華民國人民盼望而且肯定的政策與國家發展,才是最重要的。(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民兩黨的候選人名單,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有意參與者也在制度和現有資源上,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以民進黨來說,現任優勢與黨分裂的議題,甚至是否該因此改變提名的遊戲規則,已經造成表態的兩位人選之間的爭執點。而國民黨就更為複雜,面臨了政治明星受限在正當性和地方責任的問題,正式表明不能參加初選,但另外一位企業大佬,則明白表示希望要走初選制度。其他多位政壇前輩雖然均表示尊重黨的制度,但在不太可能被徵召和民調超前的現實情況下,初選成了最有機會爭取提名的最後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今天投票,你會投給誰?”這樣的的類似全民調,其實就是在預測現在中華民國人民期望的下一屆總統,扣除各調查單位的結構效應和刻意選取的偏差樣本,要是真的民調一直是正確而且維持的,其實最領先的人當然最適合作為各黨的總統提名人,也代表著贏得大選的可能性。但若是以初選來說,黨是有一群共同政治理念的人集合而成,但這群人的政治理念不一定是現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就算內部問題擺平,甚至經過一番鬥爭勝出,除了黨內部的心結外,更重要的是外界其他輿論和一般民眾的認知,也多半是朝負面發展。只是一個政黨若是不願意初選,直接選擇徵召,其實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這個徵召的人選是如何產生共識,而且能讓其他有意角逐者心服口服。

其實可以預見,當然現任總統希望擁有的優勢和可交換條件,能為自己換來一個絕對的提名資格,而韓市長不願意捲入初選的鬥爭,但也不能在尚未獲得黨內共識和絕對的全民調支持下,成為被徵召的提名人。此時,關鍵之一就在這場選舉到底是幾個有代表性候選人參與。因為歷史始終證明,分裂的政黨敗選的機率高,但參與賽局的候選人條件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支持、轉向和棄保效應,才是最終在選舉期間無法用全民調預測的變數。

只是不論兩黨一白至今除了人選未明,更重要的是到底能否提出讓中華民國人民盼望而且肯定的政策與國家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不論是用那個方式提名的候選人,只是在同溫層中得到溫暖,而無法為國家和人民帶來新的盼望,那最後的決定人民仍然自有定見。

*作者為中華整合行銷傳播協會榮譽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