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低薪是誰的責任,地方政府能解決低薪問題嗎?

2019-04-03 05:30

? 人氣

圖為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舉辦「對不起,是我拉低了平均薪資!」記者會,學生面對行政院鞠躬並跟院長賴清德道歉,表示因為自己的低薪拉低全體國民的薪資平均。(陳韡誌攝)

圖為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舉辦「對不起,是我拉低了平均薪資!」記者會,學生面對行政院鞠躬並跟院長賴清德道歉,表示因為自己的低薪拉低全體國民的薪資平均。(陳韡誌攝)

每當地方政府推行許多政策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民眾對地方政府首長的網路專頁或社群網站進行留言,內容總是會提到一個主題,就是「先改善薪資好嗎」,這樣的現象在南部特別常見。其實民眾的意思是指「在沒有改善勞動、就業的薪資前,其他的政策都是天方夜譚,難以達到效果」,但在混雜了大家的情緒和政治立場後,往往讓原本政策的失去了焦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大眾來說,他們認為政府沒有先解決他們最在乎的低薪問題,所以經費花在其他地方都是多餘。雖然勞動和薪資問題看似是中央政府的功課,但民眾同時也希望地方政府能改變點什麼。就中央政府的政策的來說,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執政者都是無法直接改變薪資問題的,從國民黨時代的22K政策到民進黨的多項勞工政策,顯示市場比政府更聰明,政府過度地干預能造成的影響有限,甚至會帶來許多後遺症。中央許多祭出的手段不外乎是在法規上做勞資雙方的協調,像是給予抵稅減稅來提高工資,或讓雙方各退一步,但是除了大型企業之外,多數雇主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法上轉了個彎,勞工又被業主吃得更死了。因此政府介入自由市場往往僅是提高企業的經營成本和改變原本的運作模式,這些後遺症最終還是轉嫁到人民身上,甚至是影響到更廣的層面上,像是一去不回頭的民生物價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80607-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7日出席「搶救低薪淪口號,實習空服沒配套」記者會。(顏麟宇攝)
圖為「搶救低薪淪口號,實習空服沒配套」記者會。(顏麟宇攝)

地方政府的雙面為難:救薪還是要產業?

中央政府的影響有限,那地方政府還能做什麼直接的介入?站在受雇者的角度上,落實徹查中小企業有無違反勞基法的確是最先應該做的,網路上大家也不斷地檢舉爆料,甚至寄信給各大地方政府說某些公司沒有落實勞基法,但效果似乎有限。這樣的現象在直轄市以外的地區更為嚴重,徹查可能導致中小企業外流,工廠不願在此縣市長期運作,還沒發展成形的商圈也提早沒落倒閉,最後該地區的整個產業鏈都不健全,而地方政府沒有地方發展的成果又更難取得中央更多的補助。

對於某些縣市來說,這樣的作法變成還沒解決低薪問題就造成惡性循環,甚至失去民心又掉選票,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這些小型的公司行號而言,在小地方做生意已經沒經濟效益了,還要給這樣被要求,那乾脆去鄰近的大都市,或是待在當地等待就業。當大家都在想等待就業,那地方怎麼會有活絡和商機?因此,留住企業、以輔助方式幫助民眾就業、整體產業發展三個方向上需要維持巧妙的動態平衡,更要完整的漸進式規劃。

大家常提到的「南部低薪,南部無勞基」,即是在上述背景下造成的,到底該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也成為了沒有答案的問題,根據勞動部委外的調查報告中,點出了幾個現象讓我們可以輕易地投射到南部的就業環境中,確實說出了南部的切身之痛,第一就是「產業結構」,其中服務業相關經常性薪資持續衰退,而當我們打開人力銀行,南部服務業與製造業的人力需求較大,加上比較熱門的科技與金融業在南部只剩下業務為主的崗位,連鎖服務業總部也多在北部,在南部的職缺當然只剩該行業中薪資較低的階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