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強力介入、卡達穿梭斡旋之下,為期近兩週、震動全球的中東衝突然劃下句點。美國前總統、現任白宮主人唐納·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23日晚間突然在社群媒體宣布「以色列與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結束這場被他稱為「12日戰爭」(THE 12 DAY WAR)的毀滅性軍事對抗。
一場牽動全球神經、瀕臨核戰邊緣的衝突,今天迎來了戲劇性的轉折。川普在貼文中寫道:「我恭喜以色列和伊朗,兩個國家都展現了結束這場戰爭所需的耐力、勇氣與智慧。」以色列雖未立即回應,但白宮證實已獲以國總理納坦雅胡首肯;根據《路透》引述一名聽取了談判簡報的官員說法,中東國家卡達在這次停火扮演了關鍵角色,卡達總理阿勒薩尼(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親自與伊朗官員通話,最終確保了德黑蘭方面的同意。
雖然川普宣稱「以色列與伊朗已完全同意將實現全面徹底停火」,但兩國均未證實此事,川普也說,停火要等到兩國「逐步結束」仍在進行的軍事行動後才會生效。不過納坦雅胡22日表示,以色列在對伊朗的戰爭已「非常、非常接近」達成目標,但他並未說明這場戰鬥何時結束。
「崛起雄獅」與「午夜鐵鎚」
這場衝突始於近兩週前,以色列以伊朗核計畫已達危險臨界點為由,對其發動「崛起雄獅行動」。除了「斬首」多名高階將領、核子科學家,更針對伊朗的核設施發動空前猛烈的攻擊。隨著戰事升級,美國上週末正式加入,出動B-2戰略轟炸機投下俗稱「碉堡剋星」的GBU-57巨型鑽地炸彈,摧毀伊朗深藏福爾多與納坦茲地底的核設施。
連日的轟炸導致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陷入恐慌,估計有數百萬居民逃離家園,引發了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逃亡潮之一,也讓全球高度憂心中東將引爆更大規模的毀滅性戰爭。儘管23日傳出停火消息,但前線的砲火似乎並未完全平息。就在協議宣布前後,以色列軍方仍在短時間內兩度向德黑蘭部分地區的居民發布緊急疏散警告。以色列軍方電台也報導,戈蘭高地南部地區一度響起防空警報,顯示雙方在停火正式生效前,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伊朗的有限度反擊
就在川普發表這項聲明前數小時,伊朗才剛向中東地區最大美軍據點——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Al Udeid Air Base)發射飛彈,此舉是為報復美軍襲擊伊朗核設施,但伊朗方面在發動攻勢前事先提出預警,各界認為是降低損害程度、避免緊張情勢失去控制。川普也說「他們已把怒氣『發洩完畢』,但願不會再有仇恨」,川普還感謝伊朗「提前預警,使我們得以避免任何人員傷亡」。據稱這次伊朗向烏代德基地發射的14枚飛彈有13 枚被擊落,當地美軍無人傷亡。
在川普發表停火聲明後,副總統范斯(JD Vance)也表示,這場戰爭似乎已「實質結束」,現在正是「重啟真正和平進程」的契機。烏代德基地駐紮上萬名美軍,這裡也是為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前進指揮中心。伊朗此次報復式攻擊一度引發外界憂心衝突可能升級,導致美國更深陷中東戰局。卡達政府也對伊朗表示譴責,強調「保留直接反擊的權利」。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當川普的「午夜鐵鎚」砸向德黑蘭,習近平會拉伊朗一把嗎? | 更多文章 )
歐洲各國外交部長就伊朗問題召開會議後,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報復行動與戰爭升級的擔憂極為嚴重」;國際原子能總署則在維也納召開緊急會議,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警告,若伊朗、以色列和美國無法找到外交途徑,「暴力與破壞可能達到難以想像的程度」。伊朗向烏代德發射飛彈後,油價下跌而股市上揚。在襲擊發生前,投資者對於美國週末空襲可能造成的經濟衝擊、以及伊朗可能阻斷荷莫茲海峽似乎持謹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