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6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六屆新領軍者年會,又名「夏季達沃斯論壇」將在天津市舉辦。這場被譽為世界主要經濟論壇吸引了全球90多個國家的參與和40位內閣部長參加,包括新加坡總理兼財長黃循財、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等。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和規劃部長費薩爾・易蔔拉欣(Faisal Alibrahim)、TCL創始人李東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厚良,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等來自政府和企業部門的14位人士將擔任本屆論壇的聯席主席。
本屆論壇將有超過20場會議聚焦亞洲和中國,包括亞洲的增長引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AI發展路徑、中國創業生態等,其中中國AI發展則成為亮點。
作為東道主的天津市,也將承辦「城市新引擎—新型創新區」和「理解中國的AI策略」兩場論壇。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參與社會治理上突破其政策限制瓶頸,由國家主導的科技產業革命則成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上的先進動力。這也讓西方各國深感對於中國人工智慧會否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層面感到擔憂。
中國民營資本的發展受到各方關注
一月前,中國國家發改委曾在賴清德執政滿一周年之際,通過並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此舉被認為是中國在內部消費市場低緩發展和外部經濟遭遇打壓的背景下,釋出的政策新信號。在民營經濟促進法屆滿一周年後,這項法律能否成為促進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引發各方期待,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圍繞民營經濟的討論也成為當前外國投資者參考中國投資環境的重要標準之一。
大陸國家發改委國際司副司長陳帥稱「當今世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嚴峻挑戰,年會的召開本身就是對經濟全球化的更好支持和呼應」。
中國展望能否成為外資投資中國的積極信號
以科技創新助力中國傳統產業升級成為近來主要發展模式。北京不斷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科研開發力量等增加政策扶持力度。這被西方各國認為是得益于「集中力量搞發展「的政治體制發揮作用,但是這種單一的政治模式也有其弊端問題顯現,如在對科技人才關懷上能夠解決其所難。
中國在近來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和一系列的外部措施的制衡下,夏季達沃斯論壇成為當前中國對外發出經濟改革關鍵性信號的一個主要場合。
這也是中國高層所稱的「主場外交」的重要體現,未來北京能否通過此次達沃斯論壇的作出在經濟上實質性的改變還需待觀察。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中國新高考全面啟動!從毛坦廠到AI學院,能打破教育階級壁壘?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