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日(6月22日)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使用『政權更替』(Regime Change)這個詞政治不正確,但如果現任伊朗政權無法讓伊朗再次偉大,那為什麼不政權更替呢?MIGA(讓伊朗再次偉大)!」
川普的說法與其他官員形成對比。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週日受訪時表示,這次行動「不是、也從來不是關於政權更替」。他強調,川普政府「不尋求與伊朗開戰」,也並非意在推翻伊朗政權。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也指出,美國並未與伊朗開戰,而是「與伊朗的核計劃」開戰。他表示,美國目的在於終止伊朗的核計劃,並就此問題與伊方長期談判。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亦重申同樣說法,強調美方並非想推動伊朗改朝換代,而是要摧毀與伊朗核武野心有關的3大核設施。
德黑蘭則警告,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將帶來「永久性後果」,該國保留「一切選項」來捍衛自身安全。伊朗駐聯合國大使週六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表示:「伊朗曾多次警告好戰的美國政權不要誤入泥潭。」
美軍公布攻擊細節
美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週日公開「午夜之槌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的細節,稱此次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B-2隱形轟炸機戰鬥任務。蓋恩透露,美軍共出動125架戰機、動用14枚「巨型鑽地彈」、20多枚戰斧巡弋飛彈,且過程未受到伊朗攔截。
根據蓋恩說法,7架B-2幽靈轟炸機與數十架加油機搭載重達3萬磅(1萬3600公斤)、俗稱「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的巨型鑽地彈,自美國密蘇里州的空軍基地出發前往伊朗,往返飛行超過30小時。
雖然川普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聲稱伊朗的核計畫已被「徹底摧毀」,但蓋恩指出,目前仍在評估戰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負責人葛羅西(Rafael Grossi)則表示,目前還無法評估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後造成的損失。
蓋恩稱,美軍使用了欺敵戰術,共發射約75枚精準導引武器,成功完成對伊朗境內目標的打擊,並維持了整場行動的「奇襲效果」,「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軍隊能做到這一點」。
伊朗國會批准關閉「荷莫茲海峽」
各國關注德黑蘭將如何回應美國攻擊之際,伊朗國會已批准關閉全球重要航運通道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但須經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同意。
荷莫茲海峽位於伊朗與阿曼之間,是波斯灣國家石油出口通往外海的重要渠道,也是全球石油運輸要道,約有20%的全球海運石油需經此運輸。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國之一卡達,也高度依賴荷莫茲海峽來運輸天然氣出口。
若荷莫茲海峽的能源供應中斷,亞洲市場首當其衝。 (相關報導: 打造NBA新任總冠軍的真MVP 雷霆總管也曾被鍵盤總管球迷這樣「指點」 | 更多文章 )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2022年的估計,通過荷莫茲海峽運輸的原油及其他燃料,有高達82%是運往亞洲,其中,中國、印度、日本與韓國是主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