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3人得肺癌!醫警告「家中常見1用品」如每天抽20根菸,電器比二手菸還毒

2025-06-20 16:16
一家3人得肺癌!醫警告「家中常見1用品」如每天抽20根菸,這些電器也是高危險因子。(美聯社)
目錄

你以為不抽菸就安全了嗎?根據統計,台灣高達六成的肺癌患者「從不吸菸」,其中不乏生活規律、熱愛運動的健康人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指出,現代人罹患肺癌的原因早已超出傳統認知,空氣污染、廚房油煙、甚至日常家電與清潔用品,都是潛藏的風險。

不菸不酒、愛運動也中標!醫師揭肺癌不再是「老菸槍的病」

蘇一峰曾接診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不僅不菸不酒,還是馬拉松愛好者,平時作息正常、飲食清淡,卻在發現罹患肺癌第四期。起因是患者母親因肺癌離世,哥哥擔心家族遺傳,主動安排檢查,果然查出肺癌初期,在手術後痊癒。哥哥察覺患者咳嗽一個月不見好轉,提醒他也去檢查比較保險,沒想到卻是肺癌第四期。兄弟命運的巨大差異,全因早晚一步。

5大肺癌高風險因子,你可能每天都在接觸

除了香菸,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還有五大常見但常被忽略的致癌來源:

  1. 空氣污染:長期居住在馬路邊、工業區,易吸入PM2.5與懸浮微粒,對肺部傷害極大。
  2. 廚房油煙:高溫煎炸、爆炒會釋出油煙與致癌物,若通風不良,肺部風險更高。
  3. 辦公室設備:影印機、印表機在運作時會釋放微量碳粉微粒,長期暴露恐危及健康。
  4. 家用電器:氣炸鍋、電烤爐等高溫設備在加熱時會釋出PM2.5,室內污染風險升高。
  5. 化學清潔劑:根據《美國呼吸暨重症照護醫學期刊》研究,長期吸入清潔劑中的化學氣體,肺功能受損程度等同每天抽20支香菸。

這些人應提早做肺癌篩檢

醫師建議,若家族中曾有人罹患肺癌,應比其發病年齡「提前10年」進行篩檢。另外,長期處於高風險環境(如空污嚴重地區、重油煙或粉塵環境)的人,也應列入篩檢對象。

唯一有效早期篩檢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偵測方式為「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醫師表示,若首次檢查顯示肺部無異常,可於3~5年後再複查,無須每年檢查,避免造成不必要焦慮。

別讓日常成為病灶!做好「三件事」降低肺癌風險

越早了解風險來源,越有機會及早防治,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