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公布跨國會商共識:伊朗不能擁核兵器

2025-06-20 14:29
因應以伊戰爭情勢,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6月20日與多位美國盟邦的外交首長密集展開會談與通話。圖為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遭以色列空襲狀況。(資料照,美聯社)

面對中東局勢再度惡化,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6月20日與多位美國盟邦的外交首長密集展開會談與通話,討論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軍事衝突及其可能引發的地區核擴散風險。此次外交行動被視為川普政府對日益緊張的中東局勢所作出的高層因應。

根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資訊,魯比歐當天在華府與英國外交大臣大衛.拉米(David Lammy)會面,並分別與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法國外交部長尚-諾爾.巴羅(Jean-Noël Barrot)及義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進行通話。討論主軸圍繞著對伊朗核發展的關切及以色列近期對伊朗目標的軍事打擊。

所有盟友一致認為伊朗不能有核武

美方在會談後重申立場,表示與所有盟友一致認為「伊朗絕不能擁有或發展核武器」,並視此為地區安全與全球防擴散體系的根本原則。拉米則在社群平台X上強調,中東當前局勢依然「極度危險」,並指出在接下來兩週內仍存在一個爭取外交解方的「機會之窗」。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軍事衝突於6月13日升級,以色列對伊朗境內核相關設施進行空襲,聲稱此舉為「阻止伊朗核武計畫所必須」。這場空中戰事使原已因以色列2023年10月進攻加薩而高度緊張的地區局勢再次惡化。伊朗迅速作出報復性反擊,雙方隨後陷入交火狀態。

以色列並未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且長期被外界視為中東唯一實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伊朗則為NPT締約國,官方長期宣稱其核計畫僅限於民生用途。針對這次以色列的攻擊,德黑蘭方面強調其行為構成嚴重侵略,並指其反擊為合法防衛行動。

人權活動家新聞社(Human Rights Activists News Agency)報導指出,以色列的空襲至今已造成伊朗境內至少639人死亡,其中包含多名核設施周邊地區的技術人員與平民。以方則回應表示,在伊朗報復性攻擊中,至少有20多名以色列平民喪生,損失不容忽視。

川普態度搖擺外界難判真實想法

白宮方面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兩個星期內對美方是否介入此場衝突作出決策。川普近期雖屢次公開表示希望透過外交手段化解戰事,但同時也未排除軍事介入的可能性,其態度反覆使外界對美國的實際策略方向感到疑慮。

歐洲方面,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及歐盟外交部門原已安排於6月20日在日內瓦與伊朗外長舉行會談,試圖透過外交途徑為急劇升溫的對立降溫。此次會談仍列為歐洲多邊外交框架的一部分,觀察人士普遍關注美國是否將同步介入並形成一致的西方對伊政策陣線。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