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浪潮衝擊高教招生,各大專院校系所缺額增加,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20)日於會員大會通過決議,將擴大「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倍率」,由現行最高3倍調升至4倍,並自2028年下半年開始的117學年度正式實施,希望藉由調高篩選倍率能提高學生參與度,減少一階淘汰的遺憾。
現行大學申請入學篩選倍率最高為3倍,例如某系預計錄取30人,第1階段以學測成績篩選時,最多可讓90人通過,再透過各校系自辦、可能採取面試或筆試等方式進行的第2階段甄試,決定最後的正取、備取人選。據教育部估計,大學一年級新生人數至128學年度可能降至14.8萬人,較112學年度減少約4.7萬人,減幅高達24%。為因應招生人數減少、提高學生參與機會,招聯會會員大會今日決議放寬第一階段倍率,期望讓更多學測成績達校系檢定標準的學生,有機會進入第二階段甄試。
身兼招聯會執行秘書的台灣大學教務長王泓仁指出,109至113學年度間,全國國申請入學系組未足額分發的比例明顯上升,從109學年度34.4%增加至112學年度72.7%,雖113學年度略降至65.7%,但整體仍居高不下,再加上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報名率呈現下降趨勢。因此,招聯會教務長工作小組及常務委員會經審慎評估後,建議將第一階段篩選倍率自3倍提高至4倍或4.5倍。
招聯會今日經會員大會充分討論並進行表決後,最終通過第一階段篩選倍率調高為最高為4倍,王泓仁說明,調整篩選倍率有助於擴大第一階段通過人數,讓更多考生獲得進入第二階段甄試的機會,增加被看見的可能性,而對大學校方來說,也可提升選才的彈性與多樣性,不論公私立學校皆可受益,並有助於緩解招生缺額的挑戰。
招聯會今日召開會員大會邀集大專院校代表討論的此案,由教育部日前向招聯會提案,教育部長鄭英耀18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會有此項提案是因教育部聽到一些家長和學生的聲音,希望在申請入學能有更多進入第2階段的機會,和大學教授面對面表達對學習的期待,因此反映相關聲音,但也了解大學招生選才要考慮很多面向,招聯會將從更全面角度討論,教育部會尊重招聯會的最終決定。
(相關報導:
本周最強內幕》台灣開戰要撐多久?美前太平洋司令給「中國災難」時間點!台灣教師兩岸不是人,中國證件哪張不能拿?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