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消防署今(20)日於南投縣竹山鎮舉辦30周年署慶暨訓練中心第二期工程落成啟用典禮,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感謝全體消防人員30年來堅守崗位、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並稱要將訓練中心打造為印太地區重要的災害防救訓練及交流基地,強化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也期盼以零死亡、零重大傷亡為目標,打造更安全、更有韌性的消防環境。
消防署訓練中心現為全球第3大、亞洲規模最大的消防訓練基地,年訓練人次自創設初期每日5萬,成長至今年估每日近30萬人次,並於去年成功取得國際認證,未來將持續推動成為印太地區重要的災害防救訓練與交流平台。在今日30周年署慶暨訓練中心第二期工程落成啟用典禮中,除了賴清德親自到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內政部長劉世芳、消防署長蕭煥章等部會官員,及日台交流協會副代表服部崇、歐洲經貿辦事處副處長Lukas Gajdos等多國駐台使節也到場與會。
賴清德指出,消防署是災防體系的核心力量,無論是火災、風災、震災,甚至國際人道救援任務,各種災害應變都是無役不與、使命必達,因此消防體系在人力、訓練、裝備設施等各方面,更需要持續精進整合,不斷充實量能。而在內政部極力爭取下,政府已核定24項中程計畫,總經費約285億元,補助地方消防機關購置裝備器材與車輛、改善廳舍環境安全,同時導入人工智慧(AI)管理系統強化救災協力民團的量能,提升災害應變設施的韌性。
明年前汰換236輛消防車 2028年前增補3000人力
有關消防裝備汰換,消防署預計自2020年至2026年汰換236輛消防車,賴清德說,消防人力方面,中央2019年起已增補3000名,從去年到2028年,將以再增補3000人為目標,為第一線提供更穩定的人力支援。而消防署訓練中心近年來推動第二期工程,包括消防戰技訓練館、仿消防分隊、仿土石流的災害搶救訓練場等模擬訓練場,都是為了提供更優質的訓練環境,加強與各國的救災技術交流,並打造成為印太地區重要的災害防救訓練及交流基地。
賴清德強調,從職安制度、科技裝備到人力補充與場域設施改善,都是落實消防專業、強化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的具體措施,今天揭幕的藝術作品〈風調雨順〉,則象徵對防災願景的期待,期盼所有消防人員每次任務出勤都能平安順利、圓滿達成,以零死亡、零重大傷亡為目標,一起打造更安全、更有韌性的消防環境。 (相關報導: 罷團提名第四階補選人選? 游盈隆批「荒唐」:恐無法提出最強候選人 | 更多文章 )
內政部長劉世芳則說,消防人員能夠勇往直前,是因為心中充滿了熱情,且富有人道的精神,在每個災害現場,總是有消防人員奮不顧身的身影,但每個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就是內政部跟消防署最注重的部分。今年政府通過《消防法》修法,正式將「消防人員執行職務之安全衛生」納入制度規範,從法制面保障消防人員的工作安全,讓每位堅守前線的同仁能更有依靠、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