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早就避開!巴菲特揭中產「3大破財陷阱」,財富就這樣被掏空

2025-06-12 16:17
2018年5月7日。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接受福克斯財經網的Liz Claman 採訪。(AP)
目錄

努力不一定致富,錯誤的花錢方式,才是中產階級越賺越窮的主因。

即使有穩定收入,買了房、開著新車、偶爾還參與投資,但財富總在原地打轉?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困惑,而是許多中產階級共同的盲點,財務規劃錯誤,讓努力無法變現。

「股神」巴菲特,資本市場傳奇的投資人,至今仍住在1960年代購入的老宅、開著二手車。他點出三大讓中產階層「破財」的陷阱,不只是理財警語,更是他一生實踐的財務鐵律。

信用卡債不是方便,是財富殺手

在高利時代,信用卡雖然便利,卻也是最容易讓人陷入「財富倒退」的工具。只要未能全額還款,高達15%甚至20%的循環利息將讓債務像雪球般越滾越大。

巴菲特曾直言:「如果我要用20%的利率借錢,我早就破產了。」

他本人幾乎只用現金支付,正是為了遠離不必要的債務風險。建議:優先清償高利債,限制信用卡使用,不替銀行創造收入,而是替自己累積資產。

大房子與新車是「財務黑洞」

住豪宅、開新車,在外人眼裡也許風光,但在巴菲特眼中,卻是對財務彈性的長期侵蝕。

一間大房子不只購屋成本,還包括房貸利息、稅金、水電與維修費;新車則是折舊最快的消費品,一開出車行就貶值10%以上。

巴菲特從不迷戀名車,而是實用至上。他相信:「買東西是為了生活方便,而不是討人喜歡。」

房子選擇剛好就好,車子選擇耐用實惠,將省下來的錢投入穩定資產,報酬反而更高。

投資自己不懂的商品,是賠錢的開始

「永遠不要投資你不懂的東西。」——這是巴菲特反覆強調的投資準則。對大多數人而言,複雜的金融工具或熱門話題股,不是機會,而是陷阱。

相較追逐風口,他更推崇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例如指數型基金,透過分散風險取得穩定回報。

他的摯友查理‧蒙格也說過:「我遇過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

別盲從市場話題,多閱讀、勤學習,才能避開被收割的命運。 (相關報導: 股神巴菲特生活超節儉!不買豪華名車名牌,但建議這輩子「3件事值得揮霍」:回報最驚人 更多文章

花對錢,才是真正的致富開端

財富從來不是節省每一塊錢,而是避免每一筆「愚蠢支出」。遠離高利率債務、不為虛榮而消費、持續累積投資知識與判斷力,是中產階級擺脫「越努力越窮」宿命的解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