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知名企業家周品均和數名消費者在日本精品店遭遇的「空盒」烏龍事件,引發廣泛討論,也顛覆大眾對日本人服務謹慎的印象。消費者在日本購買精品後,返家才發現紙袋內竟是空盒,商品不翼而飛,甚至連購買憑證都未給予,凸顯精品購物流程中的潛在風險。
日本精品購物頻傳「空盒」事件
周品均在臉書發文分享,她在銀座的LV專賣店購買包包,結帳過程已相當繁瑣,不僅被帶到「小黑屋」等待許久,又經歷了退稅、店員結錯帳、重新刷退與結帳等重複流程。好不容易拿到紙袋準備離去,卻驚覺袋子異常輕盈,打開一看,裡面竟是空的,包包完全不見蹤影!
她當場傻眼,立刻返回店內,店員則連聲道歉,卻也說不出所以然。這次的經歷讓周品均大感訝異,直呼這徹底顛覆了她對日本人一向謹慎細心的刻板印象,尤其這還發生在精品店。她也藉此提醒大家,不論在哪裡購買精品,離開前務必當場仔細檢查清楚。
無獨有偶,近期也有民眾在社群平台Threads分享類似遭遇。其友人在京都高島屋Goyard購買皮夾,回到飯店才驚覺紙袋內僅有空盒,皮夾與購證皆未放入。向店家反映後,對方坦承是店員疏忽,並派員將商品送達飯店,但仍未補上購證,讓消費者感到荒謬。
專家:現場確認是自保之道
這些事件打破了許多人對於日本服務業「謹慎細心」的刻板印象,尤其發生在以精準聞名的精品業,更令人訝異。
根據TVBS報導,國際精品品牌顧問法比安建議,消費者在精品店取貨時,可要求店員在包裝前再次打開,親眼確認商品無誤。他表示,精品店通常不太會發生短缺商品的情況,但「放錯」則有可能,因為業者每日都會盤點庫存,若有遺漏品項會追溯源頭。
除了要求現場確認,消費者也可透過以下方式降低風險:
一、選擇可信賣家與通路
優先選擇原廠直營門市、授權經銷商,這是最安全得作法,通常店家會提供發票與原廠保固。
二、要求完整證明與文件
應附有購買憑證、發票,以及原廠盒裝、紙袋、吊牌、保卡、證書等。
三、交易前拍照存證,保留對話紀錄
記錄產品照片細節:序號、LOGO、縫線、皮革紋理,若是在網路購買,可保存與賣家對話、轉帳記錄,作為日後申訴依據。特別是高價精品,建議錄影開箱或現場全程錄影。
精品價格昂貴,一次烏龍購物經驗不僅壞了興致,更可能造成金錢損失。因此,無論在何處購買精品,務必在離開店家前仔細檢查包裝內容物是否正確且完整,才能確保自身權益,避免花大錢卻買到一場空。 (相關報導: 股神巴菲特生活超節儉!不買豪華名車名牌,但建議這輩子「3件事值得揮霍」:回報最驚人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