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想靠心理諮商抒發壓力卻讓自己人間蒸發?尋求協助前該請先停、看、聽

2016-04-26 10:46

? 人氣

最近這個月的某篇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標題為「恐怖心理治療師!富家女人間蒸發4年」(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標題即可找到原文)。什麼是「恐怖心理治療師」?勢必得好好讀一下這篇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報導內文大致描述:在外國,有位面臨學業壓力的女性,因緣際會下接受了某治療師的治療。但治療後反而出現種種異狀如:憂鬱、憤怒等負面情緒不減反增*、開始不工作、開始斷絕身旁的人際關係。到最後,甚至無中生有地指責父母在童年時虐待自己。該案件曝光後,其他人陸續出來表示自己也曾接受該治療師的治療,困擾狀況惡化的人也不少。

(*註:在真實治療情境下,剛開始治療時,負面情緒確實可能會增加,因為我們會在安全的環境下,鼓勵個案探索、面對過去可能被壓抑的情緒;但長久下來,個案對於這些情緒的因應與掌控能力應該是增加才對,而非一味地將負面情緒隨意釋放。)

文章最後指出,原來這位自稱治療師的人,其實沒有該地合法的執照(所以標題應改為「恐怖『假』心理治療師!」比較恰當)。同時,文末也引用一位專業諮商師的觀點來解釋這個故事:當我們處於壓力與脆弱狀態時,身為求助者的我們,確實可能會忽視「謹慎挑選適合自己、有所專業的助人者」這件事。

雖然此事並非發生在台灣,事件真偽也有待查證(用英文關鍵字找不太到外國相關報導),但故事本身的發展是值得我們借鏡的。確實有不少個案表示,以前曾花大錢接受過某些療法,但長久下來狀況並沒有改善。事後查詢相關資料,才發現治療者本身沒有相關執照,或者採用了效果有待爭議的治療方式。本文希望借用此案例,向各位讀者說明,若想進行心理諮商、心理治療,我們建議協尋哪些專業,以避開不必要的危險。

依據法源,在台灣主要執行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的專業為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此外,有部分專業工作者(如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社會工作師等),在執行他們的專業業務時,也可能涉及提供部分的心理諮商、諮詢業務,這也屬於法律允許的範圍。

在確認接受心理治療前,我們建議民眾應多了解為您提供治療者的訓練背景,以及對方是否有具備相關認證的執業執照。雖然,執照與專業程度之間的關聯可能因人而異,但至少執照制度期望能守住專業的最底線。

治療是否有效,部分因素取決於治療者使用的方式。當我們選擇被立案認可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等醫事人員時,這部份是被把關的。專業人員有義務提供前來接受治療的個案有效、符合實證效果的治療(當然,所謂的實證方法並非只有一種;只是,針對多數心理困擾,在學界與實務界,多半都具有一些多數人認可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法律嚴格禁止這些專家以可能危害個案健康、福祉的方法來進行任何治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