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操觀點》殺人是否償命?鄭捷案的生死辯

2016-04-14 06:30

? 人氣

二、死刑是否違憲?

律師主要是緊扣著憲法第23條的比例原則來攻擊死刑的合憲性。比例原則是指手段要能夠有效達到目的,並且數個有效的手段要選擇其中侵害最小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律師認為,死刑和無期徒刑的效果都是要將犯罪的人與社會隔離,然而,死刑是以剝奪犯罪人的生命作為手段,無期徒刑則是以剝奪犯罪人的自由作為手段,兩者相較之下,施以死刑對犯罪人的侵害甚鉅,若要符合比例原則,應該施以無期徒刑才對,所以施以死刑應屬違憲。

另一方面,檢察官則主張死刑的主要目的就是應報,應報的意義就是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就是「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死刑的本質就是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犯行的報應而已,沒有什麼崇高的目的。檢察官直接當庭表示:「我是佛教徒,我也不喜歡殺生。但除非社會原諒,否則鄭捷沒判死刑,司法工作者對社會有交代嗎?」檢察官並引述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194、263、476號解釋皆肯認死刑不違憲,死刑屬立法裁量。

關於死刑違憲與否,一直爭議不斷,主張死刑違憲的人就認為,憲法第15條揭示了「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第23條則說明在特定條件下可以限制人民的基本權利(生存權等),但基本權利也僅可以法律「限制」而不能「剝奪」,而生存權之最核心內容就是「活著」,如果施以死刑就會「完全剝奪」生存權,因此死刑,尤其是唯一死刑,恐有違憲之嫌。

刑法第23條。
憲法第23條。

至於檢察官所引述的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194、263、476號解釋,則有論者認為,釋字194號以及263號解釋是針對「唯一死刑是否合憲」而不是「死刑是否合憲」,唯一死刑的規定目前也已經完全廢止。而釋字476號解釋乃是在民國88年所作出的解釋,其中所依據的審查原則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發展,已更為細緻、嚴密,亦更符合現今社會,因此,有必要以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所發展出的更為嚴密的憲法審查體系及基準來重新審查。

眾所矚目的鄭捷案已進入尾聲,審判長也宣布將在4月22號上午10點宣判,但關於死刑作為刑罰的最激烈手段,此一議題相信仍會在我國法界乃至全社會上持續討論下去。

*本文原刊法操司想傳媒,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