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砲彈炸瞎眼、死前一天還在連線報導!揭「獨眼女記者」傳奇人生,世上殘酷戰爭都被她看遍

2019-01-21 15:23

? 人氣

瑪麗·科爾文被譽為這世代最偉大的戰地女記者,海盜獨眼罩是她的招牌特色。她總是用充滿人性的視角書寫戰爭,為世人報導真相。然而,不斷的深入戰地,卻對她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瑪麗·科爾文被譽為這世代最偉大的戰地女記者,海盜獨眼罩是她的招牌特色。她總是用充滿人性的視角書寫戰爭,為世人報導真相。然而,不斷的深入戰地,卻對她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每當又報導了一個戰爭,我都會比以前更加敬畏那些平民沈默的勇氣。他們所承受的苦難,遠遠大於我這輩子將經歷的一切。」-- 瑪麗·科爾文

2001年,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在斯里蘭卡的內戰中失去了左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她高舉雙手喊著「記者!記者!」卻還是迎來了一顆手榴彈炸向面前。一般人經歷這樣重大的創傷歷死歸來,可能都會選擇引退,但科爾文顯然並非常人,她選擇霸氣戴上黑色海盜眼罩,頑強地重返戰爭的驚濤駭浪中。

30年的戰地記者生涯,科爾文親身深入利比亞內戰、斯里蘭卡內戰、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跑遍車臣、科索沃、獅子山、辛巴威、及東帝汶等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踏上被戰爭嚴重蹂躪的土地,揭發了無數暴行。沒有她的見證,世人永遠不會知道,當今還有那麼多殘酷的戰爭正在發生。

直到遭受轟炸身亡的前一天,她仍在戰地克難地用著衛星電話,向世界連線報導敘利亞的慘況,心中掛念的全是那些默默受苦的老百姓⋯⋯

003【私人戰爭】劇照_羅莎蒙派克(左)傑出的演技有目共睹,讓她有望以本片二度叩關奧斯卡影后寶座(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控制》女主角蘿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飾演傳奇女記者,又一次以精湛的演技令觀眾折服。(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獨眼女俠」躍上大螢幕,完美重現傳奇人生

如今,科爾文的故事被翻拍成《私人戰爭》(A Private War)這部電影,紀錄了「獨眼女俠」人生的最後十年,如實呈現戰地記者出生入死的高危險生涯。可貴的是,片中不單只聚焦科爾文英勇剛毅的一面,而是一層層剝開她在世人眼中大無畏的英雄形象,翻出她底心的脆弱和掙扎。

飾演科爾文的蘿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曾在大衛·芬奇的驚悚片《控制》中,以精湛而內斂的演技震懾影壇,這次在《私人戰爭》中的表現同樣精彩。一撇《控制》裡高冷、氣質的形象,她做足了功課,把科爾文沙啞低沉的菸嗓、因少了左眼而稍顯不協調的肢體,模仿得唯妙唯肖,演活了這位外表強悍冷酷,內心卻飽受煎熬的迷人腳色。因為入戲太深,派克還一度壓力大到考慮過要退出劇組,可見戰地記者所面臨的高壓有多逼人。

所有記者都走光,她堅持留下拯救1500條人命

每一位願意投身險境的戰地記者都很了不起,但科爾文的經歷可說是傳奇中的傳奇。她膽識過人,且對於報導真相極度執著,每當她投入戰地,都幾乎是不顧一切的將自己交出去,跟平民站在一起。

1999年在東帝汶(East Timor)採訪時,她為了保護受困的婦孺,不顧印尼武裝組織的威脅,堅持留在當地。所有記者都離開了,剩她一個人持續向世界報導當地情況,直到四天之後,這群平民得以疏散為止。科爾文此次英勇的行為,據稱拯救了1500名婦女及兒童的性命。

她還是首位進駐斯里蘭卡的外國記者,在當地蹲點了6年,甚至還闖入政府禁止外媒進入、被叛軍控制的地區,報導當地不為人知的人道災難。也就是此行,科爾文付出了慘痛代價,永遠失去了她的左眼。

002【私人戰爭】劇照_羅莎蒙派克(中)長期模仿本尊的拱背姿勢,讓她拍完後身高因此縮水(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電影拍出科爾文深入戰地的驚險畫面,稍有不慎就會丟失性命。(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英勇形象背後,是無止盡的恐懼和煎熬

見過那麼多人間煉獄,難道不怕嗎?科爾文曾在訪談中試圖回答了這個問題,她說:「如果承認了害怕,你將永遠無法到達你要去的地方。我認為恐懼總是隨後才來,當一切都結束的時候。」

隨後找上科爾文的恐懼,暴烈得驚人。見證比多數士兵還多場血腥戰爭,讓她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患上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夜裡惡夢連連、痛苦不已。無辜慘死的幼兒、哭得私心裂肺的家屬和轟隆不止的砲擊聲,都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了逃避這些恐懼,她開始酗酒,煙癮也愈來愈重,努力與疾病對抗,打起了一場只屬於她的「私人戰爭」。

科爾文也渴望家庭,可她兩次婚姻都以失敗收場,想要孩子卻總是流產。她曾說,「我也想要擁有一個正常點的人生,但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明知身處戰場會帶來那麼多恐懼,卻還是像上癮般一再撲向戰地。

「我想告訴人們戰爭究竟是什麼樣子」

驅動著科爾文繼續的,是報導真相的強烈渴望,她不愛談戰爭策略、政治和軍武,只在乎當地無辜受苦的人。「幾個世紀過去了,戰爭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戰場上依舊炮聲隆隆,血肉橫飛;戰場外妻離子散;交戰雙方都不肯公開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戰爭證人。」既然無法阻止戰爭,也分擔不了難民的苦,科爾文決定至少要讓他們的故事被看見。

003【私人戰爭】劇照_傑米道南(右)與羅莎蒙派克(左)演繹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記者夥伴(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科爾文說她想做一位戰爭證人,既然無法阻止戰爭,至少要讓真相被看見。(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科爾文認為「戰爭對政府來說其實沒那麼可怕,因為他們沒有像老百姓那樣被傷害、殘殺」,她看不慣握有武力的人,往往一聲命令就輕率犧牲無數家庭,讓幾千萬名平民陷入死境,卻仍對外宣稱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所以,科爾文深信第一手報導的存在至關重要,她相信文字的力量能揭發那些被話術掩蓋的真相。

談起書寫戰爭的理由,科爾文口吻堅定:「我想告訴人們戰爭究竟是什麼樣子」,「我書寫,是為了讓其他人能跟我一樣在乎這些地方所發生的事」。或許,對她而言,自身的恐懼其實並不算什麼,強烈的渴望已足以將她不斷推向戰地,「真正難的是,對人性保有足夠的信心,去相信這些報導會有人關心。」

如果連我都走了,那些平民怎麼辦呢?

2012年,科爾文在敘利亞報導當地的內戰,又一次,幾乎所有記者都撤退了,剩下科爾文與她的攝影記者堅持留在現場。她想著,如果連我都走了,那些平民怎麼辦呢?誰來告訴世界,這裡還有好幾萬人孤立無援、急需幫助?

在簡陋又空蕩的臨時新聞中心,科爾文寫了一封email給她當時的情人理查・弗萊爾(Richard Flaye)。結尾寫著:「我會在這裡再待一個禮拜就離開。每天都是一場噩夢。我無時無刻都會想到你,我想你。」

但科爾文卻再也沒有回來,這封信成了她與情人的訣別書。向BBC、CNN等各大媒體連線報導隔天,科爾文即在新聞中心外被火箭擊中身亡。

7年過去了,敘利亞至今仍深陷戰火,美、俄、土耳其等複雜國際勢力介入角力,加上伊斯蘭國(IS)的肆虐,讓當地人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平常讀到這些新聞,人們唏噓的總是當地人的苦難,很少人會想起那些在後方默默付出的記者們。《私人戰爭》照見了新聞的另一面,讓每篇戰地報導背後的科爾文被看見。

下次,當你又用手機隨意滑過一行行字句,或許可以多停幾秒想一想,這些文字和影像可能都是有人用汗、用淚、用血換來的……

瑪麗亞.柯文(Marie Colvin)被譽為這個世代最偉大的戰地女記者,獨眼龍眼罩是她的招牌標誌。(AP)
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本人。她被譽為這個世代最偉大的戰地女記者,獨眼龍眼罩是她的招牌標誌。(AP)

《私人戰爭》預告片線上看:

責任編輯/陳憶慈

喜歡這篇文章嗎?

趙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