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砸40萬也要讓孩子上私校?「不是為了成績」,這間比台大還難上

2025-03-21 15:05

? 人氣

社群平台上不少家長坦言,會選擇私校並非一味追求升學率,而是考量孩子在校的「安全感」與同儕氛圍。(圖/翻攝自臉書)

社群平台上不少家長坦言,會選擇私校並非一味追求升學率,而是考量孩子在校的「安全感」與同儕氛圍。(圖/翻攝自臉書)

北市多所明星私立中學近期陸續舉辦入學考試,吸引大量小六學生報名,包括延平、東山、薇閣、靜心等知名私中,錄取率普遍僅約5至25%,競爭激烈程度讓家長直呼「比考頂大還難」。以延平中學為例,今年僅招收495名新生,卻吸引近3800人報考,錄取率僅13%,形成「千人搶一校」的壓力場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學費差距大 家長仍砸錢搶進明星私中

儘管公立國中一學期學雜費約僅數千至1萬元,私立中學則高達15至20萬元不等,家長仍願意付出高昂代價,將孩子送入私校。原因不單是追求學業表現,更是對學習環境與校園安全的期待。

有網友近日在批踢踢(PTT)發文指出,現在越來越多家長選擇私立中小學,「其實不是為了成績,而是因為孩子的安全」。原PO認為,公立學校學生組成複雜,老師難以控管,遇到問題學生幾乎無法處理,其他學生只能「自求多福」;相較之下,私校具備退學機制與更明確的紀律要求,因此成為不少家長的「避風港」。

貼文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回應:「大的送公立是我們現在最後悔的事」、「公校一個不小心就被人拿刀捅沒了,還得遇到開大絕的法官 」、「有錢的話當然送私校」、「加上老師都怕檢舉不太管事了」。

「小聯考」熱潮延燒 全教總批違背教育公平

對於私校招考過熱的現象,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許多私校透過名為「小六基測」的入學考試來選才,錄取率動輒個位數,在強調十二年國教「就近入學」與「適性揚才」的現行教育制度下,這樣的甄選制度無疑是對公平教育的最大諷刺

全教總進一步批評,部分私校還以各類營隊、競賽作為包裝,實質上卻是為招生設下門檻。這樣的作法不但讓學生從小承受升學壓力,也削弱教學正常化、常態編班等政策精神。

籲修《私校法》 比照公校改抽籤入學

對此,全教總與多位教育立委呼籲盡速修法。立委林宜瑾指出,國中小階段應禁止私校以考試或其他形式篩選學生,避免過早競爭、侵蝕教育公平。她也提出《私立學校法》修正案,建議未來國民教育階段的私校應比照公校,由各地教育局處統一辦理登記、電腦抽籤與常態編班。

侯俊良也強調,此舉是為了保障所有學生的受教權,避免教育資源集中於特定族群。他呼籲立法院盡速通過修法,讓台灣教育回歸「不分貧富、就近入學」的初衷。

延伸閱讀:台灣1私校「3800人搶490個名額」比公立名校更難進!家長驚呼:堪比會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