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民眾受害金額屢創新高。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上周(2月9日至15日)全台詐騙案件累計損失金額突破15.6億元,較前一周增加超過3.6億元。其中,受害金額最高的詐騙手法依舊是「假投資詐騙」,其次為「網路購物詐騙」,而「假交友(投資詐財)」則位居第三,但其詐騙金額竟高達2.7億元,遠超過網購詐騙的1156.9萬元。
一周被騙15.6億元!常見詐騙情況曝光
統計數據顯示,「假投資詐騙」共受理546件,累計詐騙金額近10億元,穩居榜首;「網路購物詐騙」則有345件,金額達1156.9萬元;「假交友(投資詐財)」220件,金額則達2.7億元,顯示此類詐騙雖然案件數較少,卻常以高額投資為誘餌,使被害人蒙受鉅額損失。警方提醒,若在網路上遇到自稱高薪職業、炫富的單身人士,需特別提高警覺,以免落入詐騙陷阱。
警政署曝看到1照片高機率是詐騙
詐騙金額特別高的假交友詐騙,有什麼常見的手法呢?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報導,總共有20個常見關鍵字,聽到的時候物比想起心中警鈴:
1、對方人在海外
2、聲稱美國軍醫
3、聲稱機長
4、聲稱香港建商
5、聲稱洛杉磯醫生,稱被調至黎巴嫩戰地當軍醫
6、稱自海外寄送禮品給民眾
7、稱委託聯合國寄送包裹,但須支付運費
8、欲移民來台,以移民程序中金管會需審核財力為由要求協助
9、欲返台結婚,匯一筆錢給民眾,但民眾帳戶未開通外幣收款功能
10、人在日本無台幣帳戶,欲借用帳戶予客戶匯款使用
11、欲回台工作,但無台灣戶頭無法先行應徵工作
12、稱家人生病需要醫療費
13、欲在台投資(蓋醫院、開公司、買房子),請民眾協助匯款認證
14、協助申請手機門號方便回台時連絡
15、欲返回台灣創業,但因無台灣手機門號,要求協助申辦手機門號並提供SIM卡
16、稱有一筆港幣需要幫忙兌換成台幣
17、領取海外貨物需繳納進口稅、消費稅
18、開通外幣收款功能需依指示操作網銀/ATM
19、將卡片、存簿以賣貨便方式寄出,在台友人會協助處理
20、將SIM卡以賣貨便方式寄出,在台友人會協助處理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警政署也整理出詐騙集團常用的話術,常見手法包括假扮外國單身人士,自稱在海外從事高薪工作,並投資高報酬產業;在社群媒體上展示名牌服飾、名錶、豪車與高級酒類的照片,以塑造成功人士形象;謊稱是企業主管,經常出入高級餐廳;以「共同投資、追求財富自由」為誘餌,鼓勵受害者投入資金;聲稱經營紅酒、茶葉等買賣,可透過差價獲利並額外增加收入;或假借合夥開設網路商店,誘導受害者儲值、投資,承諾高額回報,實則一步步引導進入詐騙陷阱。
資料來源:《165打詐儀錶板》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