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習慣每天穿著同一雙鞋,直到鞋子磨損後才更換。然而,日本足部穿戴與健康協會首席研究員原田繁指出,這樣的習慣不僅縮短鞋子壽命,還可能影響腳部健康,導致施力不均、腳底疾病甚至肌肉骨骼問題。他建議,鞋子應至少兩雙輪替穿搭,讓鞋子有充足的時間恢復彈性與支撐力,以維持行走時的正確姿勢,還能預防腳底疾病。
天天穿同一雙鞋 當心足部健康受損
原田繁表示,長時間穿著同一雙鞋,鞋底與鞋墊會逐漸磨損,失去原有的支撐與防護效果,導致腳底壓力分布不均,甚至影響整體步態與身體穩定度,進而引發足底疼痛、水泡、繭、扭傷等問題。如果鞋底已明顯變薄或變形,應該及時更換鞋子,避免腳部承受過多壓力。
此外,鞋內積聚的汗水與濕氣也可能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導致腳臭或香港腳等問題。特別是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下,鞋內的濕氣難以散去,更容易滋生黴菌。因此,原田繁建議,鞋子穿一天後至少休息一天,在理想狀況下,應該輪流穿2至3雙鞋,讓鞋子保持乾燥、恢復彈性,延長使用壽命並降低健康風險。

買鞋「憑感覺」恐害腳部受損!3大重點選對好鞋
除了輪替鞋款外,選鞋的方式也大有學問。原田繁指出,許多人憑個人經驗或習慣來挑選鞋碼,但這可能導致錯誤的選擇,影響腳部健康。他建議,購買鞋子時應遵循「鞋款功能、正確尺寸、正確穿法」三大原則,確保鞋子能提供足夠的支撐與舒適度。
1. 量準尺寸,避免錯誤鞋碼影響健康
不少人習慣用「塞手指測量鞋碼」,但這樣的方式容易選錯尺寸,影響足部健康。原田繁建議,應讓專業鞋匠或門市銷售人員測量腳的準確尺寸,並確認自己是否有扁平足、高足弓等問題,來選擇適合的鞋款。對於有足部問題的人,還可搭配立體鞋墊,提供額外的支撐與舒適度。
2. 試穿時確保合腳,走動測試最準確
購買鞋子時,務必雙腳都試穿,並繫緊鞋帶,確保腳跟緊貼鞋子後跟,走動幾圈檢查是否合腳。如果鞋子選擇正確,即使是皮鞋也能舒適耐穿,不影響長時間行走的舒適感。
3. 功能性襪子幫助足部支撐減輕疲勞
對於長時間站立或步行的人,原田繁建議,可搭配功能性襪子或五趾襪,幫助支撐足弓、改善拇囊炎,減少腳部疲勞與壓力。
正確選鞋+輪換鞋款 讓雙腳更健康
透過每天穿著適合的鞋子,並避免長期穿著同一雙鞋,不僅能有效延長鞋子壽命,還能防止足部疾病發生。專家強調,鞋子並非越貴越好,而是選擇適合自己腳型、具有良好支撐性的鞋款最為重要,民眾應培養健康的穿鞋習慣,為雙腳提供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