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詐騙集團的手法層出不窮,讓民眾防不勝防,也讓警方在處理相關詐騙事件上忙得不可開交,因此前端各個金融機構的配合攔阻也顯得越發重要。不過近期銀行服務問題頻傳,台北市就有銀行在協助警方偵辦詐騙集團案件時,還多次提供錯誤ATM相關資料,導致警方誤抓無辜民眾,影響辦案效率,而這類的烏龍事件單單在台北市就多達20件!

幫警方辦案卻鬧烏龍!銀行頻繁給錯車手資料害抓錯人
台北市去(2024)年發生約20起銀行提供錯誤ATM機台編號的案件,出錯原因多為ATM機台更動或資料更新、有異動時,銀行端未同步更新相關清冊,結果提供給警方的資料,出現提供時間沒人提領現金、ATM機台地點不符、提領者特徵和過往經驗不同、影像資料模糊不清等狀況,甚至導致警方誤認無辜民眾為詐騙集團的車手,增加調查負擔。
詐騙事件追查講求時效,銀行給錯資料、警方在一來一往的公文往返中遭拖沓,種種烏龍最後只淪白費心力,而詐團車手早已逃逸。另外,若是民眾無辜被抓,首先不會想到是銀行端的出錯,只會誤認為警方抓錯人,結果讓警方成了銀行端的「背鍋俠」,被迫承受輿論壓力。
事實上,詐欺問題已成為國安危機,警方亟需與金融機構有更嚴謹的配合,就有基層員警直言「打詐絕對不是只是警察的事」,但現實卻是每每開會提到源頭攔阻等進一步改進措施時都不了了之。基層員警也無奈指出,銀行人員在被顧客質疑後也只能淪為「形式上的關懷提問」,結果民眾受騙後,還是得由警方善後。
基層員警認為,只要銀行不改「以客為尊」的態度、金管會不針對金融活動進行有條件限縮,最終活躍的只會是詐欺金融活動,因此呼籲政府應正視相關問題,從高層著手、整合各部門資源,一起研擬相關策略,共同打擊詐欺犯罪,而非僅靠警方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