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三大帝鹿死誰手?

2025-02-11 07:10

? 人氣

印有(左起)習近平、川普、普京頭像的俄羅斯娃娃。(美聯社)

印有(左起)習近平、川普、普京頭像的俄羅斯娃娃。(美聯社)

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個畫面:一間高屋頂大廳,攝影鏡頭斜向下,兩扇門打開,兩側軍人挺立,一位領導人龍行虎步進來,走向講台對眾人演講。乍看第一感「又是普京」,但不是,他是川普。當時的反應頗為強烈:川普很想過普京的癮。事實上,川普一再顯示他對普京和習近平能夠為所欲為的羨慕,再看他就任不到一個月的急切動作,可以預見,在可見的未來幾年,這個世界將由三位「大帝」決定怎麼運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三位大帝最終誰將勝出,卻不是看三人的「得分」,而是看川普的成敗,因為美國畢竟還是超強,中俄聯手也只能勉強招架而已,川普又出招頻頻,每一招的成敗都將影響結果。

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毋庸多說,猜測他可能怎麼出招/怎麼變招顯然不智,但我看到他兩個大政策,可能會影響最後成敗。

第一個是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宣布終止DEI政策,停止非法歧視(白人?),甚至指責DEI是極端且浪費(radical and wasteful)。所謂DEI,是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包容(inclusion)的縮寫,而終止DEI的最重要意義是保障白人工作機會,那必將排擠有色人種的機會空間。這對美國是好,是壞?

戰國時,秦國給鄰國的威脅超大,韓國想了一個「疲秦之計」,派出一位水利專家鄭國(人名)去咸陽,說動秦王建設灌溉系統,希望可以藉此消耗秦國國力。可是鄭國被發現是韓國間諜,於是秦國貴族向秦王政施壓,秦王政乃發佈「逐客令」,也就是驅逐外國客卿。宰相李斯是楚國人,他寫了一篇〈諫逐客書〉上呈秦王,歷數外國人才對秦國的貢獻,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秦王政因此廢止了逐客令。

事實上,秦國強大的一個極重要原因是商鞅變法,商鞅是衛國貴族在魏國宰相公孫痤門下為賓客,後來為秦孝公所重用,是戰國時期天下人才國際化的典型。而商鞅除了變法革新制度之外,最大的改革是針對秦國貴族政治,秦國從商鞅變法之後連續任用客卿為相,因而持續強大。

而美國的強大也是因為民族融合接納世界各國人才(簡單歸納就是DEI),如今為了討好川普選民而排斥多元人才,長遠來看搞不好是一項致命的錯誤決策。

第二個政策是露骨的霸凌鄰國及盟友,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丹麥、巴拿馬、日本等,而歐盟已經提高戒心。

司馬光定義戰國時代開始於三家分晉,而韓趙魏三家聯合瓜分晉國則起因於晉陽之戰:

晉國六大家族內戰,范氏與中行氏敗亡,土地被智伯併吞,於是智氏獨大。智伯向韓、魏兩家索取土地,韓康子與魏桓子都忍耐給地,可是智伯向趙氏索地時,趙襄子卻一口拒絕。

智伯聯合韓魏兩家攻打趙氏根據地晉陽,決開汾水灌淹晉陽城。眼看洪水水位日益高漲,距離城牆上緣只差三版(八尺為一版,一尺約當今天二十三公分,三版不到六公尺)。智伯與韓康子、魏桓子一同在高處觀戰,智伯得意之餘脫口說:「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一聽此言,魏桓子用手肘頂韓康子的腰眼,韓康子用腳尖踢魏桓子的後跟,兩人心照不宣:韓氏的根據地平陽傍洚水,魏氏的根據地安邑傍汾水。

最終,趙襄子派人跟韓魏兩家約定,聯合攻擊智氏,殺了智伯,三家瓜分智氏土地。

智伯那一句得意忘形的話堪稱「一言喪邦」,而川普最近接連霸凌盟友得逞,更毫不避諱的說,他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是認真的」。這句話除了加拿大人普遍反感之外,肯定引起所有盟友的戒心,有報導說「反川普聯盟開始出現」,一旦有人像趙襄子那樣公開反川普,「晉陽之戰」很可能歷史重演。

以上提出川普的兩個政策危機,並不意味著川普會敗,三大帝的逐鹿遊戲還是要「比氣長」才能分出勝負。更可能的是,美中俄三國在三位大帝交棒前,仍然分不出勝負。

*作者為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