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川普加徵鋼鋁關稅的背後是打破美國「傳統盟友」

2025-02-11 05:40

? 人氣

2025年2月3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對加拿大徵收關稅的前一天,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Halifax)的大西洋樞紐(Atlantic Hub)貨櫃碼頭。(美聯社)

2025年2月3日,在美國總統川普對加拿大徵收關稅的前一天,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Halifax)的大西洋樞紐(Atlantic Hub)貨櫃碼頭。(美聯社)

川普政府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全球鋼鋁產品加徵25%的關稅,此舉將對臺灣經濟造成顯著影響。據彭博資訊報導,川普這次鋼鋁關稅對亞洲盟友的衝擊比對中國大陸還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南韓、日本和台灣是亞洲對美國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其中以南韓居冠,日本和台灣分別為列第二、第三。以TradeImeX的2023年美國進口鋼鐵資料,南韓為20億美元(153萬公噸);日本為12.3億美元(94.4萬公噸);臺灣為7.848億美元(60萬公噸)。

我國作為全球鋼鋁製品的主要出口國,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面臨這一政策將削弱競爭力,可能導致需求下降並增加製造業成本。這一政策不僅會直接影響臺灣的出口貿易結構,也將牽動整體製造業及相關產業鏈的運作。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應該審慎評估並採取一系列對策,以減少此政策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首先是對於對鋼鋁產業的直接衝擊,臺灣的鋼鋁產業長期以來在全球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然而,川普加徵關稅的政策,無疑將使鋼鋁產品的價格在美國市場上上漲,從而導致需求下降。雖然其他國家如中國、歐盟、日本也面臨同樣的關稅,但臺灣的鋼鋁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力將因此大幅削弱,因為價格的提升可能使其產品失去價格優勢。根據國際貿易理論,當一個國家對外產品加徵關稅時,該產品的國際市場需求通常會受到影響,且可能導致產業鏈的調整,甚至是產業外移。

再來是對臺灣製造業的間接影響,鋼鋁是許多製造業領域(如汽車、建築、電子等)的關鍵原料,因此,關稅的加徵將不僅影響鋼鋁產業,還會對下游製造業造成多方面的壓力。例如,臺灣的汽車、機械製造業需要大量鋼鐵和鋁合金材料。如果鋼鋁價格上漲,這些行業的成本將進一步提高,從而可能推動成品價格上漲,並影響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臺灣的製造業已經面臨來自其他低成本國家的競爭,若再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到整體的生產效率與利潤空間。臺灣製造業依賴全球供應鏈,若關稅進一步推高材料成本,企業可能會尋求其他低成本來源或進行製程升級。但這種轉型與調整並非短期內可以輕易完成,且會涉及到企業內部結構的調整與外部市場的重新開發。

最後則是對出口結構的影響,臺灣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貿易,尤其是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出口。美國是其中最重要貿易夥伴之一,因此,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將直接影響到臺灣整體的外貿結構。若鋼鋁等基礎原材料的出口量大幅下降,這將造成貿易赤字的擴大,並可能影響整體的經濟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需密切關注鋼鋁出口的變化,並尋求擴大其他市場的貿易機會。可以加強與其他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及印度的貿易合作,分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以此避免單一市場風險,並積極尋找其他貿易夥伴,以減少因關稅政策而帶來的損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