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買房都會考量附近的大眾運輸,尤其是許多經濟能力許可的人喜歡買「捷運宅」,不只自住方便脫手又容易。而也有民眾看準「高鐵宅」,一來移動到外縣市方便,再來高鐵周邊許多新市鎮的規畫也讓屋主十分期待。不過,明明一樣有交通優勢的「火車宅」,為何不像「捷運宅」、「高鐵宅」這麼熱門呢?
為何火車站附近的房子炒不起來?
近日有一名網友在PTT上寫到,「高鐵宅、捷運宅價格都會高一大節,但火車宅好像就還好,像雙北桃園通勤還是很多人搭火車,用的需求頻率應該是比高鐵還多」,因此他好奇,「火車宅為什麼炒不起來」。
貼文一出後吸引眾多網友留言,「高鐵是重劃區,捷運班距更短、地點更多,且多跟商業串聯」、「火車站鄰近區域大多已有舊社區,街景老舊,班次密度不夠,能抵達的地點也有限」、「火車要提前查好班表選擇搭哪班車,如果是固定作息尚可」、「乘車體驗比捷運高鐵糟很多」、「火車沿線都嫌惡設施吧」、「火車就在舊城區,空地都沒幾片炒個X」、「高鐵、捷運就比較潮,重點是台鐵車站幾乎都在老舊市區」、「笑了40年前,每個都市火車站前也是top區啦,地都讓老人佔走」、「台鐵就不入流嫌惡設施,沒質感還有一堆怪人」、「火車站前不是炒不起來,是4、50年前就炒完了」、「火車站附近都開發完了是要宅什麼」。
內行點3大關鍵原因
綜合內行網友意見,大致可以歸因三大因素,街區老舊、班次不密集,以及過去已經炒過了可開發地不足。
完整討論:《火車宅為什麼炒不起來》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