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與鄭文燦截然不同的藍綠通吃,張善政不賺聲量卻穩居六都前段班

2024-12-10 05:30

? 人氣

桃園市長張善政不賺網路聲量,但滿意度都在六都前段班。(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不賺網路聲量,但滿意度都在六都前段班。(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經濟日報(5)日公布了2024年各縣市最新民調,桃園市長張善政施政滿意度高達77.5%名列六都第二,僅次於台中;城市幸福指數一口氣進步七個名次,衝進全台前五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個結果除了某種程度戳破聲量為王的畸形現況,也代表張善政默默做事的風格,已贏得絕大多數市民的肯定。張善政與前市長鄭文燦是截然不同的路線。鄭文燦的政通人和與藍綠通吃,來自於資源分配;張善政不擅長表演,但專注治理,不同媒體不約而同呈現出的高施政滿意度,在桃園市創造出另一種「藍綠通吃」。

筆者常在網路或媒體上看到,不少人把聲量高低當作評斷首長好壞的指標,不表演的政治人物反而被揶揄沒有存在感,張善政剛上任第一年,確實在民調表現上不突出,但施政即將屆滿兩年,不同機構的民調都穩居六都前三名,讓身為桃園人的筆者,為市民朋友不再只看市長是否跑很多行程、出席很多餐會的轉變感到欣慰。

對於桃園兩年來的改變,筆者深有所感,首先是提高生育津貼、好孕專車、充實托育能量等婦幼政策,減輕了不少我們新手爸媽的負擔;新特色公園的啟用及舊公園設施的改善,讓我們在假日時可以放心的帶小朋友去玩;其餘像是擴大肺癌篩檢、鋪設通學廊道,乃至於各項交通標線的重新劃設,都讓市民非常有感。

在重大建設方面,土木專長的張市長更讓人驚豔,例如,近十幾年來,我們早就習慣了公共工程進度落後、完工日期一延再延的現象,可是這兩年在桃園市府團隊的努力下,桃園捷運建設的進度從落後到超前,令人不得不佩服;而根據媒體報導,地方期盼超過十餘年的棕線捷運,也可望在明年底動工,相信未來桃園的捷運便捷度不會輸給雙北!

相較鄭文燦善於交際公關,張善政上任之初,有些民進黨議員總喜歡說「桃園好像沒有市長」、張是「神隱市長」,如果真是如此,為何僅僅過了一年,張善政就穩居六都前段班呢?市民對市政進步的感受是真的,即便特定人士一再刻意貼標籤,效果也不復存在。

筆者身為桃園市民,期待桃園在轉骨的關鍵時期能穩健踏穩每一步,對桃園的未來才是正面助益。

*桃園市民 物流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