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一堆日式文創園區?日治時期舊建築改造,點出台灣老街的惡夢

2022-10-21 09:40

? 人氣

為何台灣一堆日式文創園區?(圖/住展房屋網)

為何台灣一堆日式文創園區?(圖/住展房屋網)

日前,位於北市金華街一帶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熱熱鬧鬧風光開幕,園區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北刑務所,在台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推動下,經過修復後搖身一變為時髦的日式木屋園區,行銷著「讓你宛如置身日本,感受秒飛京都的美好」,販售價格不斐的和洋咖啡甜點與特色商店,吸引不少網紅、文青們吃喝玩樂、拍照打卡,讓柯文哲當日在致詞時大讚「這裡一定會大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對比柯文哲在競選時宣稱「都市發展和經濟政策應秉持文化優先原則」、「城市的進步不是犧牲歷史遺跡而來」的說詞,不免令人感覺荒謬。榕錦園區過往複雜且沈重的文化脈絡和歷史價值,在這般附庸風雅、明亮美好的時髦氛圍中,已全然被一筆抹煞,蕩然無存。

柯文哲:都市發展和經濟政策應秉持文化優先原則(圖/住展房屋網)
柯文哲:都市發展和經濟政策應秉持文化優先原則(圖/住展房屋網)

前身:台北刑務所、台北監獄、華光社區

榕錦園區的周遭區域在日治時期是台北刑務所,1910年建成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日治時期是關押反日異議人士的監獄,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台灣文化協會創辦人蔣渭水皆曾被關押在此,抗日烈士羅福星也在此受刑,遭受高壓刑求凌虐,甚而絞殺至死。而這些以文字抵抗殖民,追求獨立自由精神的前輩,在此地發展出重要的台灣監獄文學。

戰後刑務所變成台北監獄,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不少政治犯在此遭受監禁或處決,是台北,甚至是台灣獄政與人權的重要歷史場域。

當時刑務所周遭附屬的日式木造獄政官員宿舍,被逃難來此的國民政府沿用為法務部職員宿舍,而其餘員工就在政府默許下,與國民政府抵台前,就已居住於此的日治和清領時期居民、後來的城鄉移民一同於官舍往外延伸加蓋,成為華光社區。

延伸閱讀:「空總舊址應建社會住宅!」蘇煥智批國防部「小金庫」成為興建大石頭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園區見證了老台北在日治時期、國民政府遷台的不同時期,匯聚多元文化風貌,是蘊藏豐富的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價值的場域,透過文化資產完善全面的保留與重現,能讓我們更貼近這片土地,看見找回土地歷史變遷的痕跡,讓後代子孫更了解過往先人的故事,為歷史注入新的活力與能量。

如今這些傷痛的歲月,我們只能從圍牆邊、後院所豎立的告示牌上的簡短說明,略知一二。畢竟,這些新造的建築必須是光鮮亮麗的門面,必須創造精緻質感、富足光彩的品味生活。過往的文化脈絡已經脫節,歷史記憶全被抹煞,不復存在。

過往的文化脈絡已經脫節,歷史記憶全被抹煞,不復存在。(圖/住展房屋網)
過往的文化脈絡已經脫節,歷史記憶全被抹煞,不復存在。(圖/住展房屋網)

千篇一律的偽京都風情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一座城市的歷史建物和空間記憶,真的可以就這樣被過篩處理嗎?文化資產的活用都只能繼續走餐飲消費路線嗎?除了千篇一律的咖啡店、文青市集外,還有沒有其他文化美學創意與常民生活風格的重構,創造更多歷史文化的融合展現?

全台日式宿舍的活化利用,正在面臨台灣老街的惡夢,在政府預算不足、運營成本利益壓力之下,都成了大同小異的「日本園區」的模式,反映了十足的淺碟蛋塔效應。我們不反對文化可以被消費,但是千篇一律的文創經營型態,失去了對於文資活化更多元的想像。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強調,台灣文資活化走鐘並非只有台北市,「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僅僅是冰山一角,這種怪異現象存在於全台灣文資活化市場,無論是將軍、文藝巨匠、或其他保存的歷史建築,招標後幾乎都過度商業化,所謂「文資活化」已淪為「商業經營」,文資比重降得太低、太微不足道了。難道,文資活化真的只剩下這條路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住展房屋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