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怨恨你的父母,就有多討厭自己」心理師:不放棄對父母的責備,無法真正從痛苦中解放

2022-07-29 11:50

? 人氣

如何逃離父母接獲害的痛苦迴圈?將自己從「受害者」的位置上解放出來,真正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起責任。(示意圖/取自xFrame)

如何逃離父母接獲害的痛苦迴圈?將自己從「受害者」的位置上解放出來,真正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起責任。(示意圖/取自xFrame)

「父母皆禍害」在某些群體中,幾乎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一句話。有朋友問我怎麼看心理工作者在這句話流行中所起的作用。我想,這個說法的流行,心理工作者的確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心理科普的過程中,許多心理工作者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在向普通父母普及早期養育的重要性。這幫助新一代的年輕父母避免了許多傳統養育方式可能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比如過早訓練排便、與父母分離;又比如父母的情緒問題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這些知識的普及度越來越高的時候,父母的養育方式帶給孩子的影響有可能越來越被重視,而孩子自身在成長過程中所具備的成長能力、人格因素等,對自己的成長發育所具有的影響,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個現象其實並不是現在才有,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Klein,編按:英國精神分析學家,主要貢獻於兒童心理治療及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在二十世紀50年代的文章中,就曾經提及過。

在臨床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將自己現在的能力缺損或是適應不良歸咎於父母的養育問題,往往成為阻礙人格成長的重要因素。而去探索他們為何有如此的歸因,常常又會這樣說道:「其實以前我也沒這麼想過,是後來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東西,才感覺是這樣的。」如此說來,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反而造成了一些人的成長困擾。

知識對人造成影響,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對於心理工作者來說,話一旦說出口,有可能被理解為什麼樣的內容,其實是不可控的。因為每個人從他人的語言中所接收到的資訊,都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人類傾向於以自己的過往經驗來判斷正在經歷的事情)。每個人都是用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創造了對方話語的含意,而每個人接收資訊時,往往又會優先接收對自己有利的內容。也就是說,當接收這些心理學知識時,對於某些人來講,是需要擴大父母的破壞性影響,同時忽略自己可能的責任,因為他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自己實現一些內在需求。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心理學工作者本身也是曾經受傷的孩子,當他自己的創傷還沒有得到很好的修復時,同樣會尋找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緩解痛苦。所以,去關注父母的養育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既是專業需要,也可以幫助自己釋放一些痛苦經驗(將憤怒指向父母,就可以幫助自己防禦「缺失了好的感受」的悲傷)。所以,無意識中,某些心理工作者可能就會去強調父母的養育比孩子自身成長的影響更大。

而忽視自身原因的結果,同樣會造成各種痛苦。對人格的理解是理解社會生活的基礎,所以很多的社會現象其實都是有個體原因的。當一個人在內心對父母充滿了憤怒與責備時,在社會生活中,他同樣也會對象徵層面的父母充滿類似的情感,比如對領導、權威的憤怒和聲討等。當一個人內心的情緒是以憤怒、憎恨為主色調時,他就很難與周圍人建立起安全的關係,也難以適應所處環境的社會生活。這些困難有可能會加重他內部的破壞性情感,然後再加重他的適應困難。他的生活可能陷入一個傷害性的迴圈裡,變得很糟糕。而一個生活在如此糟糕境遇裡的人,又很難信任社會、周邊的人。他的恐懼投射到周邊的人與環境,於是環境中的安全元素也遭到了破壞,環境再返回來讓他感受到傷害。最終,個人與社會都在這樣的迴圈之中,消耗人們賴以感受幸福的重要資源:信任、接納、關懷、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