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染疫的人總愛亂跑,不肯乖乖隔離?從明朝瘟疫亂象,看恐懼如何影響人心

2020-08-03 16:58

? 人氣

恐懼的心理:你說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腳。(圖/取自youtube)

恐懼的心理:你說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腳。(圖/取自youtube)

民眾的恐懼心態,一方面與當時醫學的發展有關,一方面與人口損失變遷相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疫癘的凶險,使民眾在疫情爆發之時常心懷恐懼。如宣德至弘治年間人何喬新在《椒邱文集》卷二十五〈七言絕句.福安書事〉中記載:「福安連歲被寇,加以洪水為災,室廬蕩然,水後疫氣大作,死者什三四,甚至家無噍類。」景泰七年(1456)十月,湖廣黃梅縣上奏,當年春夏季節,瘟疫大作,「有一家死至三十九口,計三千四百餘口。有全家滅絕者計七百餘戶,有父母俱亡,而子女出逃,人懼為所染,丐食則無門,假息則無所,悲哭慟地,實可哀憐#404」;明人余繼登曾記載,萬曆十六年(1588)自己曾出差前往周王府。當年四月二十六日出發,五月二十三日北還。其間經過河南封丘縣,當時該縣大疫,以至「市空無人」,余繼登「不忍再經其地,乃取道陳橋以歸」#405,余繼登不願再次路過封丘,一是不願見災民的慘狀,二是擔心自己染疫。

正是出於擺脫瘟疫恐懼的考慮,疫區民眾常暫時、永久逃離疫區。如明初南直隸蘇州發生瘟疫時,「家死者過半」,因此明人陳繼的母親一家就從蘇州遷移到沒有疫情的松陵居住#406;成化年間,江西贛州府在民變和「飢疫」的多重打擊下,出現了「民死徙殆盡」的情況#407;明世宗時,直隸巡按御史李吳上奏報告,「鳳陽連歲旱疫多徒」#408。 

嘉靖七年(1528)春,因為大禮儀事件被流放到雲南的楊慎,本在名叫雲峰的地方居住,但當時該地爆發瘟疫,於是他就遷居到雲南的珥海城,等到疫情平息後才返回在雲峰的舊居#409;崇禎末年,當時北京「瘟疫盛行,哭聲連屋」。明朝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范景文正好家裡有親人去世,悲痛不已,於是上疏請假回鄉,但皇帝不允,「只得勉強以應上命耳」。在瘟疫流行時,范景文也想藉此機會回鄉,離開疫區#410;明代前期,有個叫蕭旺的人,廣東惠州人。其鄰居徐姓一家曾染疫,死者就有十幾口人,其他人都紛紛躲避,而該家人的祖母年老有疾,腿腳不便移動,只好待在家裡。有至親從其門口經過,因怕傳染也不願上前照顧。蕭旺朝夕照顧這位老人,煮粥以待。後老人病死,又為其殯殮#411。

非染疫者離開疫區,有助於躲避瘟疫,挽救遷移者的生命安全。但染疫者若是逃離疫區,可以減少病毒或細菌的侵擾,卻可能將疫情擴大,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在這種情況下,突顯了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衝突,成為兩難。

為了擺脫恐懼,疫區的居民常深居簡出,減少戶外活動,以圖躲避瘟疫。如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謝肇淛認為北京城的衛生狀況較差,「京師住宅既逼窄無餘地,市上又多糞穢,五方之人,繁囂雜處,又多蠅蚋,每至炎暑,幾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瘧痢瘟疫,相仍不絕」,因此預防瘟疫的最佳方法,就是「攝生者,惟靜坐簡出,足以當之#412」。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