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名台北妓女,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課本不提的「性福」產業史

2016-10-05 15:04

? 人氣

瑞典的「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協會」提名超過150國、在人權方面有卓越貢獻的近千位女性,參加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當時臺灣有18位婦女獲得提名,其中最特別的,就是臺北市前公娼、妓權工作者麗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北市政府於1997年廢除轄區內的公娼,走投無路的公娼一個接一個自殺。原本即將從這個行業退休的麗君憤而投入抗爭,從歸綏街老舊的娼館走到大眾面前,開啟了臺灣娼妓抗爭的特例。在兩年內500多場的密集抗爭行動中,麗君帶頭衝鋒,即便遭人唾罵,甚至罹患末期乳癌,仍忍痛堅持,之後也投入公娼寮史蹟的保存與活化運用,直到2014年病逝於文萌樓。

不論哪個年代,都有許多默默隱忍、被捨棄,然後消失無蹤的娼妓。然而,妓女戶的出現,其實與先民開拓、地方發展這些備受重視與讚揚的歷史息息相關。

繁華的所在,就有歡樂街

臺北的性產業,可上溯到清代的艋舺。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畔開始,市街往陸地呈「廿」字形。早期漢人從河口上岸開墾,常到此地與平埔族人交易蕃薯,主要的街道稱為「蕃薯市街」,也就是今貴陽街二段較靠近淡水河的一端。此地是全臺北市最老的街,也是艋舺、甚至臺北市興盛的起點。

(圖/台灣東販提供)
(圖/台灣東販提供)

嘉慶(1796至1820)以後,臺灣較早開發的南部地區天災頻仍,經濟重心逐漸北移。而原本臺灣北部的商貿交通中心─ 新莊,也在嘉慶中葉後因淡水河淤積,失去航運條件,交通地位被艋舺取代。

大多來自泉州的艋舺商人組成「郊行」,與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往來貿易,使得市街繁榮起來。到了道光(1821至1850)、咸豐(1851至1861)年間,「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已相當盛行。

道光年間時,艋舺人口激增,已成為酒家、妓樓、娼寮的集中地,是臺北娼妓街的發源地。最著名的地點,就是距離淡水河碼頭不遠的蕃薯市街旁、凹斗仔街一帶,也就是今與貴陽街二段交叉的華西街北段一帶。郊商、航行於閩浙粵等地的船夫、以及碼頭工人,經常在此落腳、消費。從道光、咸豐,直到光緒年間(1875起),凹斗仔街娼妓的芳名,不僅名噪全臺,還遠及福州、泉州。但在臺灣,並不只艋舺有這樣的現象。位居「一府二鹿三艋舺」之首的臺南安平港,以及中部的鹿港,與艋舺一樣是商旅、船員、碼頭工人聚集的繁華港口,性產業也到處蔓延。

緊接著艋舺之後,大稻埕也成為性產業的集中地。大稻埕之興盛,始於艋舺的「頂下郊拚」械鬥。最早開拓艋舺的,是來自泉州的晉江、惠安、南安的三邑人,通稱為「頂郊人」,以龍山寺為中心(距今華西街、即當時凹斗仔街步行約僅3分鐘)。「下郊人」,指的是同屬泉州的同安人,也包括鄰近同安的漳州人,主要信奉霞海城隍。頂郊人與下郊人在人口增加的艋舺逐漸起了衝突,並在1853(咸豐三)年爆發大規模械鬥,敗走的下郊人奉霞海城隍金身逃往大稻埕一帶。於是,原本僅有水田稻作、少數商店的小聚落,建立起新的市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